程莘農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程莘農(1921.8.24—2015.5.9)原名希伊,號莘農, [1]  江蘇省淮安市人,中醫、針灸專家,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 [3] 
程莘農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二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4]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民國考試院考試合格中醫師;1956年畢業于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本科班; [5]  1978年晉升教授;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程莘農長期從事針灸臨床、教學工作,深諳傳統中醫針灸理論,善于治療內科,婦科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癥,特別對偏癱高血壓、面癱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達到中國國內外先進水平,在經絡理論的實質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經感傳和可見的經絡現象的研究”和“十四經穴點穴法”的研究。 [2]  [6] 
中文名
程莘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4] 
出生地
江蘇省淮安市
出生日期
1921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2015年5月9日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
主要成就
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
代表作品
《中國針灸學概要》、《中國針灸學》

程莘農人物生平

編輯
程莘農
程莘農(8張)
民國十年(1921年)八月二十四日,程莘農出生在江蘇省淮安市,父親程序生為清朝末期科舉秀才。在程莘農6歲時,其父就為他講授《四書》、《五經》的含義和哲理,同時還讓他練習書法。10歲時,父親教程莘農學習《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訣》《內經》《難經》等中醫學書籍。 [4]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春,拜當地著名老中醫陸慕韓為師。 [4]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獨立掛牌行醫。加入中醫師工會為會員,并任清江市(淮陰)衛生工作者協會秘書股股長。 [7] 
民國三十五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6-1948年),任職于淮陰仁慈醫院。 [1]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程莘農獲得“中華民國考試院”頒發的醫師證書。 [4] 
1949-1954年,在清江市中醫研究組工作。 [1] 
1953年,清江中西醫進修班結業。 [1] 
1955年,考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第一期進修班深造,得到孫晏如、李春熙在針灸方面的指導。 [1] 
1956年,畢業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后留校,任針灸教研組組長。 [1] 
1957年,程莘農服從中國國家需要,又調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任針灸教研組組長,負責針灸教學和科研;同時兼任該校附屬東直門醫院針灸科組長、副主任,主攻針灸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中風、三叉神經痛等病。 [4]  [8] 
1975年,北京中醫學院并入中醫研究院后,轉調中醫研究院工作,任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主任,針灸教學研究室主任,針灸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等。 [3] 
1976年,程莘農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前身),任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主任、針灸教學研究室主任、針灸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 [4] 
1980年2月,程莘農當選為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醫專業組成員。 [4] 
1993年,被中國國家科委聘為中國國家攀登計劃“經絡的研究”首席科學家。 [3] 
1994年,當選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9月8日,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3] 
2000年,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名譽院長。 [7] 
2015年5月9日上午9時,在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4歲。 [3]  [9] 

程莘農主要成就

編輯

程莘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醫針灸的文獻研究工作。20世紀60年代后,研究重點放在了經絡問題上。他在262醫院的協作下,共同完成的“體表循行81例研究”為中國早期經絡研究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改革開放后,程莘農多次主持國家級、部級課題。其中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獲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學術觀點上,以《靈》《素》《難經》為主,反對玄學,提倡務實創新,對針刺“三才法”的改進頗有新見。 [7]  [10] 
許多學術觀點、方法,諸如針灸理法方穴術辨治理念、六陰經有原論、八脈交會統一論等,并創立了在臨床上所特有的“一竅開百竅法”、“通調四關法”、“八穴鎮痛法”等,在學術上獨樹一幟。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中,重視中醫基礎理論對針灸臨床的指導作用,尤其是經絡歸經辨證,依據經脈循行,將病候歸經辨證,據證立補瀉、溫清、升降六法,依法定君臣佐使、大小緩急奇偶復,確立了“緣理辨證、據證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術”的針灸臨床辨證論治體系。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曾獲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十四經穴點穴法”獲衛生部科技乙等獎,參與的“經絡的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3] 
  • 主要論著
論著
論著(4張)
代表論著:《難經概述》、《難經語釋》、《中國針灸學概要》、《針灸精義》、《簡明針灸學》(主編)、《中國針灸學》(主編)等。 [1]  [7] 
發表了《八會穴的理論基礎與臨床運用》、《有關‘五腧’的幾個問題》等論文。 [3] 

程莘農人才培養

截至2011年11月,程莘農共培養出了20多名針灸碩士和博士。他們中的多數人都已成為中國針灸學科的學術骨干。程莘農的學生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巴西、美國、英國等106個國家的人。 [8]  學生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宏才教授。 [9] 

程莘農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90年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1994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9年國家級首屆“國醫大師”
2008年首都國醫名師
資料來源: [1] 

程莘農社會任職

編輯
曾任中國醫學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針灸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特約評議組成員、中國國家科委中醫專業組成員、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兼高級顧問, [1]  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針灸教研室組長,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室副主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教學研究室主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針灸學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 [5]  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北京市針灸學會顧問,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兼醫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組)。 [10] 
程莘農兼任加拿大傳統針灸學院名譽教授,美國中醫針灸委員會名譽理事,墨西哥城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南斯拉夫針灸學會名譽主席,挪威針灸學校名譽校長。 [4] 
建國前加入上海中國畫會為會員,中華全國美術會為會員,建國后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衛生部老工作人員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市中國畫研究會會員,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杏林書畫協會顧問等。 [7] 

程莘農人物評價

編輯
程老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多年來言傳身教、提攜后進,培養了一大批針灸的后起之秀,程老還是中國針灸教育培訓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多年來為中國國內外眾多的針灸醫生進行了針灸培訓和繼續教育??梢哉f程莘農院士在針灸臨床、教學、科研以及國際合作與傳播方面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成為中醫針灸的大家,為中醫針灸的傳承、發展、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11] 
濟世救人、至善至愛、傳承國粹、至精至誠。(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原文化部部長孫家正 [1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
詞條標簽:
行業人物 , 醫生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