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稱
- 長江三峽
- 地理位置
- 重慶市、湖北宜昌
- 氣候類型
-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 開放時間
- 全天
- 景點級別
- 無評級
- 門票價格
- 免費
- 著名景點
- 瞿塘峽 巫峽 西陵峽
- 全 長
- 193千米
- 建議游玩時長
- 2-3天
- 適宜游玩季節(jié)
- 春秋季節(jié)最佳
目錄
- ? 疾病監(jiān)測
- ? 生物監(jiān)測
- 6 旅游信息
- ? 旅游季節(jié)
- ? 旅游方式
- ? 旅游路線
- ? 游船簡介
- ? 交通提示
- ? 購物提示
- ? 三峽美食
- ? 注意事項
- 7 相關(guān)事件
長江三峽建造歷史
編輯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
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guī)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準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shè)三峽工程作實戰(zhàn)準備。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fā)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國務(wù)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勝利實現(xiàn)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shè)目標完成。
1998年,三峽工程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shè)。
2002年10月10日,國務(wù)院三峽工程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會議在壩區(qū)召開,導(dǎo)流明渠截流前驗收工作正式啟動。
2002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最關(guān)鍵的泄洪壩段已經(jīng)全部建成,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大壩設(shè)計高程。
2002年10月26日,全長1.6公里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shè)計壩頂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镕基總理主持國務(wù)院三峽工程建設(shè)委員會第11次會議,同意國務(wù)院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的意見,決定在11月6日進行導(dǎo)流明渠截流合龍。
[6]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輪發(fā)電機組轉(zhuǎn)子在三峽工地成功吊裝,標志著三峽首臺機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從此進入總裝階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峽工程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開始澆筑。三期圍堰設(shè)計總澆筑量為110萬立方米,將與下游土石圍堰一起保護右岸大壩、電站廠房及右岸非溢流壩段施工,是實現(xiàn)三期工程蓄水、通航、發(fā)電的關(guān)鍵性工程。
[6]
2003年4月16日,三峽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全線到頂,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達到140米設(shè)計高程。
2003年4月27日,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三峽庫區(qū)135米水位線下移民遷建及庫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達到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2003年5月21日,國務(wù)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達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試通航要求。同意三峽工程6月1日下閘蓄水,并可以在2003年6月份實施永久船閘試通航。
[6]
長江三峽地理環(huán)境
編輯長江三峽地理位置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位于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guān),跨重慶奉節(jié)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qū)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長江三峽氣候條件
長江三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峽庫區(qū)氣候總體特征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氣溫普遍偏高。與常年相比,庫區(qū)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續(xù)偏少。年內(nèi)氣溫變化較大,與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氣溫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氣溫偏低。庫區(qū)平均風速略小于常年且季節(jié)變化不大。
[7]
表3-1 2001年度三峽庫區(qū)各站氣象要素監(jiān)測結(jié)果
|
名
| 平均氣溫(℃)
| 相對濕度(%)
| 降水量(mm)
| 蒸發(fā)量(mm)
| 平均風速(m/s)
| 日照時數(shù)(h)
| 霧日數(shù)(d)
| 雷暴日數(shù)(d)
|
重 慶
| 18.9
| 79
| 813.9
| 1140.7
| 1.6
| 1047
| 29
| 22
|
長 壽
| 18.1
| 80
| 800.4
| 1187.9
| 1.6
| 1126.8
| 46
| 26
|
涪 陵
| 18.7
| 79
| 831.9
| 1201.5
| 0.3
| 1127.1
| 102
| 29
|
萬 州
| 19.1
| 78
| 848.6
| 1276.7
| 0.5
| 1288.6
| 27
| 26
|
奉 節(jié)
| 17.0
| 72
| 969.3
| 1345.4
| 2.0
| 1612.1
| 18
| 28
|
巫 山
| 18.9
| 69
| 876.2
| 1797.5
| 1.7
| 1836.5
| 14
| 34
|
巴 東
| 17.7
| 71
| 849.4
| 1730.1
| 1.8
| 1584.6
| 96
| 33
|
秭 歸
| 17.1
| 78
| 1301.3
| 1337.1
| 1.1
| 1729.8
| 12
| 33
|
壩河口
| 17.7
| 76
| 1182.2
| 1408.3
| 1.6
| 1487.8
| 1
| 30
|
宜 昌
| 17.8
| 75
| 844.7
| 1461.5
| 1.2
| 1530.3
| 12
| 34
|
2001年度庫區(qū)平均降水量為932毫米,較常年偏少1成半以上。庫區(qū)各地年度降水量為800~1300毫米,均偏少1成半至3成左右。從降水量的地區(qū)分布來看,和2000年一樣具有中東部多西部少的特點。從時間分布來看,本年度降水量呈雙峰型分布,高峰分別出現(xiàn)在6月和10月,10月降水量最大。降水集中期出現(xiàn)在4~8月,但降水量明顯少于常年。春季、夏季庫區(qū)平均降水量分別為239毫米和367毫米,均較常年偏少2成多。秋季庫區(qū)平均降水量為235毫米,較常年偏少近2成。
[7]
2001年度庫區(qū)平均氣溫為18.1℃,較常年偏高0.5℃。庫區(qū)各地年度平均氣溫為17.0~19.1℃,較常年偏高0.4~1.1℃。年度平均氣溫西部高于東部,萬州年均氣溫最高,為19.1℃。奉節(jié)年均氣溫最低,為17.0℃。2001年度庫區(qū)氣溫分布特點是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偏低。
[7]
長江三峽水文水質(zhì)
水質(zhì)情況
依據(jù)國家環(huán)境保護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GHZB1-1999)選取高錳酸鹽指數(shù)、氨氮、揮發(fā)酚等13項指標分別進行單項水質(zhì)評價。
[8]
枯水期:水質(zhì)較好,Ⅰ、Ⅱ類水質(zhì)斷面占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87%,Ⅲ類水質(zhì)斷面占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13%。
平水期:水質(zhì)較好,Ⅱ類水質(zhì)斷面數(shù)占庫區(qū)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67%,Ⅲ類水質(zhì)斷面占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33%。
豐水期:水質(zhì)尚可,Ⅱ類水質(zhì)斷面數(shù)占庫區(qū)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40%,Ⅲ類水質(zhì)斷面占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的46.7%,僅有一個斷面的水質(zhì)為Ⅳ類水質(zhì)。
[8]
城 市
| 斷 面
| 枯水期
| 平水期
| 豐水期
| |||
水質(zhì)類別
| 主要污染因子
| 水質(zhì)類別
| 主要污染因子
| 水質(zhì)類別
| 主要污染因子
| ||
重慶主城區(qū)
| 朱 沱
| Ⅲ
| 生化需氧量、總汞
| Ⅱ
| Ⅱ
| ||
黃 謙
| Ⅰ
| Ⅱ
| Ⅱ
| ||||
望龍門
| Ⅰ
| Ⅱ
| Ⅱ
| ||||
寸 灘
| Ⅰ
| Ⅱ
| Ⅱ
| ||||
重慶長壽區(qū)
| 黃草峽
| Ⅱ
| Ⅱ
| Ⅱ
| |||
重慶涪陵區(qū)
| 鴨嘴石
| Ⅱ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
美女磧
| Ⅱ
| Ⅱ
| Ⅱ
| ||||
重慶豐都縣
| 米市圈
| Ⅰ
| Ⅱ
| Ⅳ
| 氨氮
| ||
重慶忠縣
| 九條溝
| Ⅱ
| Ⅱ
| Ⅲ
| 高錳酸鹽指數(shù)
| ||
重慶萬州區(qū)
| 沱 口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
紅沙磧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
曬網(wǎng)壩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
重慶云陽縣
| 鹽碼頭
| Ⅲ
| 高錳酸鹽指數(shù)、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重慶奉節(jié)縣
| 白帝城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
重慶巫山縣
| 碚 石
| Ⅱ
| Ⅱ
| Ⅲ
| 化學(xué)需氧量
|
2001年,三峽庫區(qū)城市江段枯水期、豐水期和平水期水質(zhì)達到或優(yōu)于III類的斷面比例分別為100.0%、100.0%和93.3%,水質(zhì)狀況好于1999年和2000年同期。
[8]
水期
| 枯水期
| 平水期
| 豐水期
| ||||||
年項目
| 1999
| 2000
| 2001
| 1999
| 2000
| 2001
| 1999
| 2000
| 2001
|
監(jiān)測斷面總數(shù)
| 16
| 16
| 13
| 16
| 16
| 15
| 16
| 16
| 15
|
達到或優(yōu)于Ⅲ類水質(zhì)的斷面數(shù)
| 13
| 13
| 13
| 12
| 8
| 15
| 11
| 15
| 14
|
達到或優(yōu)于Ⅲ類水質(zhì)的斷面所占比例
| 81.2
| 81.2
| 100
| 75.0
| 50.0
| 100
| 68.8
| 93.8
| 93.3
|
2001年長江干流水質(zhì)狀況總體良好,大部分斷面年度水質(zhì)為Ⅱ類,吳淞口下斷面因高錳酸 鹽指數(shù)偏高,年度水質(zhì)為Ⅲ類。汛期水質(zhì)有所下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污染,主要超標項目為總鉛。庫區(qū)支流水質(zhì)狀況良好,年度水質(zhì)均為Ⅱ類。
[8]
季節(jié)變化
區(qū)域
| 斷面名稱
| 水質(zhì)類別及超標倍數(shù)
|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全年度
| ||
庫區(qū)干流
| 寸 灘
| Ⅱ
| Ⅲ
| Ⅴ(總鉛0.67)
| Ⅱ
| Ⅱ
|
清溪場
| Ⅱ
| Ⅲ
| Ⅴ(總鉛0.63)
| Ⅱ
| Ⅱ
| |
沱 口
| Ⅱ
| Ⅱ
| Ⅴ(總鉛0.98)
| Ⅱ
| Ⅱ
| |
官渡口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
巴東水位站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
庫區(qū)支流
| 臨江門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武 隆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
中下游干流
| 南津關(guān)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漢 口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
吳淞口下
| Ⅱ
| Ⅲ
| Ⅲ
| Ⅱ
| Ⅲ
|
對比分析
2001年度清、渾水樣對比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所測定7個項目(高錳酸鹽指數(shù)、磷、汞、砷、銅、鉛和鎘)中,渾水樣中的含量均明顯大于清水樣,尤其是磷、銅、高錳酸鹽指數(shù)、鉛差異更為顯著。各監(jiān)測斷面變化趨勢表明,渾水樣中監(jiān)測因子的濃度均隨水期而變化,而清水樣的含量較低且較穩(wěn)定,且變化不明顯。
[8]
與2000年同期相比,長江干流2001年第一、四季度各斷面水質(zhì)狀況良好,無明顯變化;第二季度清溪場、沱口斷面分別為Ⅲ類和Ⅱ類,好于2000年的水質(zhì)Ⅴ類,其它斷面水質(zhì)狀況均無明顯變化。第三季度寸灘、清溪場、沱口斷面仍因重金屬超標達Ⅴ類水;庫區(qū)支流嘉陵江臨江門斷面與烏江武隆斷面水質(zhì)與2000年同期相比,均無明顯變化。
[8]
區(qū)域
| 斷面名稱
| 年際比較
| 水質(zhì)類別
|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
2000
| 2001
| 2000
| 2001
| 2000
| 2001
| 2000
| 2001
| 2000
| 2001
| ||
庫區(qū)干支流
| 寸 灘
| Ⅲ
| Ⅱ
| Ⅱ
| Ⅱ
| Ⅱ
| Ⅲ
| Ⅴ
| Ⅴ
| Ⅱ
| Ⅱ
|
清溪場
| Ⅱ
| Ⅱ
| Ⅱ
| Ⅱ
| Ⅴ
| Ⅲ
| Ⅴ
| Ⅴ
| Ⅱ
| Ⅱ
| |
沱 口
| Ⅴ
| Ⅱ
| Ⅱ
| Ⅱ
| Ⅴ
| Ⅱ
| Ⅴ
| Ⅴ
| Ⅱ
| Ⅱ
| |
官渡口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
巴東水位站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
臨江門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Ⅲ
| Ⅱ
| Ⅲ
| Ⅱ
| |
武 隆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
中下游干流
| 南津關(guān)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Ⅲ
| Ⅱ
| Ⅱ
|
漢 口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Ⅱ
| Ⅴ
| Ⅲ
| Ⅱ
| Ⅱ
| |
吳淞口下
| Ⅱ
| Ⅲ
| Ⅱ
| Ⅱ
| Ⅱ
| Ⅲ
| Ⅲ
| Ⅲ
| Ⅲ
| Ⅱ
|
長江三峽生物資源
編輯三峽庫區(qū)資源植物類別齊全,種類繁多,約45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3500多種,食用植物610種,油脂植物566種,觀賞植物500多種,纖維植物250多種,用材樹種300多種,防護林、綠肥植物136種,染料植物50多種,橡膠植物41種,其它用途(如芳香油、栲膠、果類、樹脂樹膠、色素等)植物480種。
[7]
對庫區(qū)古樹的跟蹤監(jiān)測結(jié)果表明,古樹的總體狀況基本穩(wěn)定。僅發(fā)現(xiàn)巴東縣鐵廠荒林場的一株巴山松(高33.5米,胸徑1.6米),因雷擊、蟲害瀕臨死亡,重慶市北碚區(qū)歇馬鎮(zhèn)大磨灘河邊有1株百年以上的黃角樹,因周圍環(huán)境污染,瀕臨死亡。
[7]
庫區(qū)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銀杉、金錢松、黃杉、穗花杉、巴山榧等19種保護狀況良好。在興山縣龍門河林場發(fā)現(xiàn)了已絕跡近百年的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樹種小勾兒茶。在巫山縣五里坡林場發(fā)現(xiàn)野生珍稀植物紅豆杉群落的新分布點。
[7]
長江三峽主要景點
編輯長江三峽長江三峽
三峽地跨重慶、湖北兩省市。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guī)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熱線。
瞿塘峽
瞿塘峽,位于重慶奉節(jié)縣境內(nèi),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夔門,也稱瞿塘峽關(guān),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zhèn)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guān)接,舟從地窟行”。
[9]
(1)重慶奉節(jié)縣白帝城
重慶奉節(jié)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qū)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萬州區(qū),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陜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約為4099平方公里, 人口100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lǐng)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16年)建為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shè)縣、設(shè)州、設(shè)路,這里一直都保持著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shè)夔州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jié)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建為魚復(fù)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23年(公元649年),為旌表諸葛亮“托孤寄命,臨大節(jié)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為奉節(jié)縣沿用至今。
境內(nèi)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托孤的永安宮、諸葛亮的八陣圖、瞿塘峽內(nèi)的摩崖石刻、懸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觀,構(gòu)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為中心的兩大特色旅游區(qū)。
210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nèi)縱橫交錯,并背靠206國道、318國道、縣內(nèi)通車里程6000余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43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400多萬噸,居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游區(qū)連貫成有機整體。
[9]
(2)重慶夔門
夔門位于長江三峽瞿塘峽之口,為三峽西大門,南白鹽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雙峰欲合,如門半開,故稱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與“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并稱巴渝名勝。在奉節(jié)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還有一座”旱夔門”。
[9]
巫峽
巫峽,位于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nèi),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qū)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10]
(1)重慶巫山十二峰
長江三峽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巫峽以巫山得名,幽深秀麗,千姿百態(tài),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峽谷兩岸為巫山十二峰,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圣泉、朝云、神女、松巒、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余凈壇、起云、上升三峰并不臨江。如欲游覽,須從飛鳳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蘭廠登岸,才可領(lǐng)略三峰雄姿。
[11]
(2)重慶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來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稱“望霞峰”。據(jù)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女瑤姬攜狂章、虞余諸神出游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斬石、疏波、決塞、導(dǎo)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為助民永祈豐年,行船平安,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為神女峰。
(3)重慶大寧河小三峽
重慶巫山位于長江三峽庫區(qū)腹心,素有“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的地貌景觀,和“三峽明珠”、“渝東門戶”之稱。重慶巫山,這古老而年輕的熱土,充滿了神奇與誘惑,勤勞樸實的巫山人民愿意同全國旅游同仁交朋友,精誠合作,熱忱歡迎中外賓朋走進新巫山、走進新三峽、走進小三峽。
(4)重慶馬渡河小小三峽
小小三峽水流湍急,水清見底,峽江兩岸,巖石如削,奇花異草,俯首可拾,抬頭仰望,天開一線,環(huán)顧江岸,綠樹成蔭,是一處集旅游、探險和漂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風景區(qū)。小小三峽漂流,被譽為“中國第一漂”,是勇敢者磨煉意志和毅力的天堂。
西陵峽
整個峽區(qū)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qū),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12]
(1)兵書寶劍峽
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巖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12]
(2)牛肝馬肺峽
長江三峽旅游線上的牛肝馬肺峽,兩岸峰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鐘乳石最為有趣。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過去的“馬肺”上,長有一株古松,船在遠處即可看到,儼如峽中的衛(wèi)士,成為天然的航標。遺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馬肺”的全貌了。
[12]
(3)崆嶺峽
(4)燈影峽
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巖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巖石屹立,形似《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陳運和《長江三峽》詩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猶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征的兄弟般講述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新鮮指點眾多的歷史古跡,耐看”。
[12]
長江三峽重慶景區(qū)
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梁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qū)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梁,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梁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豐都鬼城
豐都縣是神曲之鄉(xiāng),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于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于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shù)寶庫,是重慶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13]
忠縣石寶寨
是中國現(xiàn)存體積最大、層數(shù)最多的穿斗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地處重慶市忠縣忠州鎮(zhèn)和萬州區(qū)之間的長江北岸。十二層閣樓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檐高聳,飛檐展翼,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是重慶及三峽旅游熱門景點之一。
萬州大瀑布
重山重水大重慶,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蘊涵了太多的驚喜和壯麗。地處重慶東北向,距重慶主城287公里的“亞洲第一瀑”萬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寬、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為一體。游客們再也無需遠赴貴州黃果樹瀑布,在重慶萬州就能體驗到大瀑布的壯觀與震撼。
云陽張飛廟
始建于蜀漢末期的張飛廟,地處重慶云陽縣城隔江相望的飛鳳山麓,依山座巖臨江,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筑群組成。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質(zhì)韻,素有“巴蜀勝境”的美譽,為長江三峽沿線一處主要旅游熱點。
山水景觀令人稱絕。翠屏、飛鳳、起云、上升、凈壇五峰,棋布溪水兩岸。神女溪中游,內(nèi)側(cè)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云峰。峰巒疊翠,云遮霧繞,江流曲似九回腸。多處“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峽中之奇峽,景中之絕景。
2006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qū)。是大寧河下游流經(jīng)巫山縣境內(nèi)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1991年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還評為“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被名人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長江三峽湖北景區(qū)
巴東神農(nóng)溪
神農(nóng)溪又名沿渡河,位于巴東新縣城的北岸,發(fā)源于神農(nóng)架原始森林中的雞公山。景觀獨具特色,集長江大三峽“雄、奇、秀、險”于一身。溪水深潭碧綠,飛瀑遍布,懸棺、棧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風情構(gòu)成了神農(nóng)溪原始、古樸、自然、野趣之美。
湖北興山
興山縣始建于公元260年,因“環(huán)邑皆山,縣治興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
她位于三峽大壩庫區(qū)壩首,東臨宜昌,西連巴東,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農(nóng)架。區(qū)位優(yōu)勢獨特,水陸交通方便,209國道和宜秭省道貫通東西,修建中的滬蓉(北)穿境而過。
興山物華天寶,鐘靈毓秀,境內(nèi)群峰競秀,萬木崢嶸,溪流縱橫,碧綠多姿。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游區(qū)、高嵐自然風景區(qū)、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古夫新縣城民俗生態(tài)旅游區(qū)和古洞口水上旅游區(qū)。
三峽人家
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zhàn)紀念館、石牌古鎮(zhèn)、楊家溪漂流等景區(qū),其旅游內(nèi)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石牌抗戰(zhàn)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
秭歸縣
秭歸山川優(yōu)美,人杰地靈,集名人(屈原)、名壩(三峽大壩)、名峽(西陵峽)、名湖(高峽平湖)、名物(“中國臍橙之鄉(xiāng)”)于一體,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峽江文化于一爐,是湖北省首批優(yōu)秀旅游縣,是宜昌市旅游先進縣。秭歸旅游景點眾多,除了舉世聞名的西陵峽和三峽大壩以外,有全國最大的文物集中復(fù)建保護地鳳凰山,有世界名勝屈原祠,屈原誕生地樂平里,有三峽地區(qū)最有影響的古建筑群落新灘古民居,有居于中國四大瀆廟之首的江瀆廟,有三峽第一漂九畹溪,三峽大壩后花園四溪,三峽雪原朱棋荒,有三峽地區(qū)最大危崖體景觀鏈子巖,有獲得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全國衛(wèi)生城、國家首批園林縣城等殊榮的秭歸縣城,有三峽庫區(qū)移民搬遷試范點銀杏沱移民新村。
長江三峽人群健康
編輯2001年,監(jiān)測范圍與歷年相同,包括重慶市、重慶市的萬州區(qū)、豐都縣和湖北的宜昌市。其中,調(diào)整了重慶市監(jiān)測站點,去掉九龍坡區(qū),增加了奉節(jié)縣。本年度監(jiān)測總?cè)丝?09955人,比2000年減少了11269人,主要與監(jiān)測站點調(diào)整有關(guān)。其中移民人口為88759人,比2000年多18123人,占總監(jiān)測人口的17.41%。
[14]
監(jiān)測站點
重慶主城
| 人口數(shù)
| 性別比(男/女)
| ||
合計
| 男
| 女
| ||
138443
| 70393
| 68052
| 1.03
| |
重慶豐都
| 114359
| 57581
| 56841
| 1.01
|
重慶萬州
| 127821
| 64473
| 63348
| 1.02
|
湖北宜昌
| 129332
| 71855
| 57477
| 1.25
|
合計
| 509955
| 264239
| 245716
| 1.08
|
長江三峽人口統(tǒng)計
2001年監(jiān)測范圍內(nèi)共出生3830人,其中男1935人,女1897人,出生率為7.51‰,比2000年略有下降;2001年共計死亡2914人,死亡率為571.42/10萬,其中男性死亡1650人,死亡率為624.43/10萬;女性死亡1264人,死亡率為514.42/10萬。本年度監(jiān)測范圍內(nèi)共有62例嬰兒死亡。其中男嬰30例,女嬰32例,嬰兒死亡率為16.89‰,較2000年增加,與全國嬰兒死亡率值相近;豐都、萬州期望壽命統(tǒng)計值分別為72.3和73.4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14]
人群死亡原因分析:按ICD-9疾病分類標準,死因順位居前五位的分別是:心血管疾病(30.10%),呼吸系統(tǒng)疾病(20.01%),惡性腫瘤(20.59%),意外傷害(12.77%)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4.26%),這五類疾病引起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7.73%,與上年相比,除惡性腫瘤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順位交換,其他順位無變化,其構(gòu)成比也相似,說明這五類疾病是構(gòu)成三峽地區(qū)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
[14]
長江三峽疾病監(jiān)測
2001年有8種乙、丙類傳染病的報告發(fā)病數(shù)有所上升,依次為:流感(950.00%)、風疹(687.50%)、感染性腹瀉(418.18%)、腮腺炎(391.84%)、梅毒(96.15%)、麻疹(34.48%)、肺結(jié)核(40.88%)、痢疾(13.02%),其它病種均無明顯變化或略有下降。
[14]
2001年所有監(jiān)測點各月均有傳染病發(fā)生,其中5月份和10月份為2個高峰。5月份出現(xiàn)高峰的主要原因為氣溫較高,腸道傳染病發(fā)病明顯增多,特別是感染性腹瀉和痢疾的報告發(fā)病數(shù)明顯增加;此外,2001年5月份,監(jiān)測點腮腺炎病例顯著增多,達107例,占全年腮腺炎病例的20.20%;10月份出現(xiàn)高峰的主要原因為流感及流感樣病例顯著增多,達89例,占全年流感及流感樣病例的84.76%;腸道傳染病如痢疾、感染性腹瀉的發(fā)病數(shù)較多,也是出現(xiàn)高峰的重要因素。
[14]
長江三峽生物監(jiān)測
2001年對鼠形動物(包括嚙齒目和食蟲目小獸)的監(jiān)測結(jié)果表明,室內(nèi)密度為2.79%,顯著低于2000年的4.87%;戶外密度4.88%與2000年的5.06%基本持平。室內(nèi)仍以褐家鼠為優(yōu)勢種,組成占63.53%;小家鼠次之,組成占32.94%。戶外則以食蟲動物為優(yōu)勢種,組成占59.34%;褐家鼠次之,占18.68%,小家鼠居第三位,占7.33%,黑線姬鼠占5.49%;此外尚有黃胸鼠、黃毛鼠、社鼠等。黑線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的宿主和傳染源,其在本地區(qū)所占組成比連年下降,1997年占50.80%,2000年已減少到17.02%,至2001年再次銳降到5.49%,且分布區(qū)縮小。雖在萬州、重慶和奉節(jié)捕到,且從鼠類樣本中仍可檢出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源,但其傳染潛能明顯減弱。
[14]
長江三峽旅游信息
編輯長江三峽旅游季節(jié)
長江三峽的豐水期是三峽旅游的旺季,此時游覽可盡情領(lǐng)略兩岸秀色,三峽只有此期間方可行船,枯水期會有一些地方因水淺不能行船而造成遺憾。但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后,三峽段水位上漲100多米,在游覽三峽上,不存在豐水、枯水之差。
[15]
長江三峽每年1至4月為枯水期,5至10月為豐水期。
長江三峽的看點就是“壯美奇秀”,由于豐水期水質(zhì)渾濁,所以豐水期并不是游覽長江三峽的最好時機。
長江三峽旅游方式

三峽風光集萃(20張)
游玩三峽最愜意的方式是乘坐游輪,飽覽江景,每到名勝登岸觀光,既免去了每日更換酒店的奔波之苦,又可享受每日不同的窗外景觀。
嚴格意義上講游三峽最短需要4天時間,為開拓3天的旅游市場,由市旅游局牽頭開發(fā)出由朝天門乘車至萬州上船的三峽旅游新方式。
長江三峽旅游路線
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jié)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
3.從宜昌逆流而上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
三峽旅游路線相差無幾,無非是由重慶出發(fā)至宜昌(下水)或由宜昌出發(fā)至重慶(上水),耗時相對合理在3-6天。也有極少部分游客選擇由重慶至上海、南京或上海、南京至重慶,耗時相對較長在6-10天,此路線老年人居多。
因上水需逆流而上,耗時較下水長1-2天,且上水雖在景點上與下水一樣,但由于船行速度較慢,沒有下水那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長江三峽游船簡介
長江上航行的游船有兩種,國內(nèi)船與涉外游輪。
(1)內(nèi)賓游船
內(nèi)賓游船客艙分為四個等級,三等艙為六人間(上下鋪),二等艙為四人間(上下鋪),一等艙為二人間(平鋪),特等為大床間或標準間(平鋪),船票費用在450-1300元/人之間,飲食費用在200元/人左右,消費相對低廉,比較適合經(jīng)濟旅行。
(2)涉外游輪
涉外游輪又稱豪華游輪,其初衷是為滿足國際政務(wù)接待的要求,設(shè)計的環(huán)境達到酒店標準的游輪。隨后因東南亞華僑回國游長江的人數(shù)日益增多,從2005年開始,三峽涉外旅游業(yè)進入飛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從2007年開始,涉外的意思越來越淡薄,游客中追求旅游品質(zhì)的大陸游客的比例急劇上升,外賓和內(nèi)賓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四、六開。市旅游局正在有意識地增加涉外游輪數(shù)量以替代國內(nèi)船。
正因國際政務(wù)接待的設(shè)計初衷,三峽涉外游輪不論是在住宿、餐飲、服務(wù)還是在娛樂節(jié)目安排、導(dǎo)游管理、私人空間上都較國內(nèi)游船有更高的要求。涉外游輪的房間都是以國家四星級及以上標準建造的,其房間也分為標準間,豪華套房,總統(tǒng)套房三等,標準間的客戶選擇率為80%。涉外游輪餐飲選擇十分豐富,主打中西結(jié)合的自助餐牌,航行過程中下午茶、酒吧、咖啡廳也都正常開放。另外涉外游輪給每個房間配備私人觀景臺與增加太極、國畫、瑜伽、艦長歡迎酒會等高端娛樂項目是其最重要的競爭手段。
涉外游輪分為四個檔次,四星、五星、超五星、頂級。其船票價格分別為1200-1600元/人,1500-2400元/人,2000-3000元/人,3000-5000元/人(船票為稀缺資源,節(jié)假日漲幅較大,此數(shù)據(jù)為平均數(shù)據(jù),不完全準確)。因涉外游輪全部包餐點,所以四星級游輪總費用與國內(nèi)游船高等艙位總費用基本持平。
代表性的四星級涉外游輪:維多利亞1號、中國龍·平湖號、長江公主號
代表性的五星級涉外游輪:皇家公主號、世紀之星號、中國龍·乾隆號
代表性的超五星涉外游輪:美國維多利亞·凱珍、世紀輝煌號、總統(tǒng)一號
代表性的頂級涉外游輪:黃金一號、長江二號、總統(tǒng)旗艦號、長江探索號
長江三峽交通提示
下水線至宜昌,國內(nèi)船于宜昌九碼頭散團,涉外游輪與宜昌新世紀碼頭散團。宜昌九碼頭距宜昌火車站3公里,距宜昌三峽機場29公里。宜昌新世紀碼頭距宜昌火車站16公里,距宜昌三峽機場38公里。宜昌市與個別城市沒有直達交通方式,則需到武漢中轉(zhuǎn)。宜昌碼頭至武漢火車站350公里,至武漢天河機場340公里。
[16]
長江三峽購物提示
游客來三峽旅游,可去沿線各市縣走走,那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很多,在其沿線重鎮(zhèn)之一宜昌,著名的西陵彩陶古樸文雅,巧奪天工;當?shù)氐奈姆克膶毧膳c端硯、歙硯、宣紙、麻紙、湖筆等齊名;三峽石紋理組成的圖案像字、像畫,意境深遠,惟妙惟肖;此外,三峽柑橙、名酒、金頭蜈蚣等都是久負盛名的佳品。
[17]
長江三峽三峽美食
長江三峽注意事項
天氣:三峽氣候潮濕多變,請帶上外套及雨具;
船行駛時風大,請勿在船甲板上逗留時間過長,以免受寒感冒。
住宿:城市大飯店林立,有各種星級,但船上住宿條件相對欠佳。
交通:江船平穩(wěn),無須過于擔心暈船,但可自備暈船藥,有備無患。
游玩:有的景點需要下船游覽,包括豐都鬼城、張飛廟、石寶寨、小三峽、白帝城、屈原祠、神龍溪、三峽工程大壩等(不同的游輪及上下水游覽的景點不盡相同)。每到一個景點,您需要聽船上廣播和導(dǎo)游的忠告,記住游船停靠的碼頭和游船開航的時間,您必須在開航前返回游船, 三峽景點多為步行,請緊跟導(dǎo)游和團隊,不要離團,個人游覽最好結(jié)伴而行;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大景不放過,小景不留戀,拍照不用慌,先對身后望;未開發(fā)的景區(qū),不宜隨便進入,以免迷失方向。
[15]
購物:普通游船上用餐很難令您滿意,而且價格很貴,所以購買一些食品(如:各種零食、酒類、礦泉水、方便食品等)上船是必要的,船上也有常用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出售,但種類少而且價格較貴。碼頭邊常有小販兜售貨物,請用零鈔購買所需物品,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15]
安全:吸煙時請切記“一支香煙、能毀萬丈樓”,請熄滅煙蒂、不要亂扔煙頭;下船游覽景點時,請確認關(guān)好門窗后,方可離去;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下船時人多擁擠,請照看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免丟失。
[15]
外出旅游以防萬一,請帶創(chuàng)可貼,感冒藥、腸胃藥等。
若帶有小孩同行,請一定要看管好小孩,小孩不宜單獨到船的邊緣及船甲板嬉戲玩耍,不宜在船上追逐打鬧。
長江三峽相關(guān)事件
編輯國慶節(jié)期間,正處于新一輪175米蓄水期的三峽水庫多處可見連片漂浮垃圾帶,近壩水域也聚集了大量漂浮物。三峽集團以及庫區(qū)沿江相關(guān)政府部門正組織力量,全力開展清漂工作。
4日上午,記者在緊鄰三峽大壩的185觀景平臺上看到,三峽大壩壩前水域有大量垃圾漂浮,幾艘清漂船正在忙碌作業(yè),打撈漂浮垃圾裝船運走。水庫上游多處水域也看到帶狀漂浮垃圾。
在“三峽庫首第一縣”秭歸縣江段,大量樹枝、塑料、生活垃圾在茅坪港附近形成了漂浮帶。現(xiàn)場清漂工作負責人周功虎介紹,垃圾聚集主要是因為三峽水庫正處于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過程中,隨著庫區(qū)水位的逐漸抬高,原本在江岸邊的大量垃圾進入江水之中,并順流而下形成漂浮帶。另一原因在于,9月中下旬有洪水過境庫區(qū),也從上游帶來了大量漂浮垃圾。
為了盡可能減少漂浮物對航運和三峽樞紐正常發(fā)電的影響,三峽集團以及庫區(qū)沿江相關(guān)政府部門正全力清漂。周功虎說,國慶節(jié)期間,僅秭歸縣就安排了十余艘清漂船、40余名工人持續(xù)開展清漂工作。
據(jù)了解,河道型水庫的漂浮垃圾處理工作一直是世界性環(huán)保難題。每年的洪水期及水庫蓄水期,多地的水庫都會出現(xiàn)漂浮物聚集的狀況。三峽樞紐的本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預(yù)計將于10月底或11月完成。
[18]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長江三峽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4]
- 2. 長江三峽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3-26]
- 3. 重慶十大文化符號出爐 .新浪[引用日期2016-05-19]
- 4. 人民幣上的風景 .人民網(wǎng)[引用日期2016-06-04]
- 5. 長江三峽工程南線船閘停航檢修 .中國政府網(wǎng)[引用日期2018-02-21]
- 6. “向壩頂沖刺!”三峽大壩建成在即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3]
- 7. 第3章 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部 [引用日期2014-05-23]
- 8. 水文水質(zhì) .國務(wù)院三峽工程建設(shè)委員會[引用日期2014-05-23]
- 9. 瞿塘峽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3-26]
- 10. 巫峽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3-26]
- 11. 巫峽看十二峰 .巫山縣政府網(wǎng)站[引用日期2014-03-26]
- 12. 盤點那些擠破頭也要去的景區(qū)——長江三峽 .新浪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3]
- 13. 豐都古城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3-27]
- 14. 長江三峽工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公報 2002 .三峽工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信息管理中心[引用日期2014-05-23]
- 15. 三峽游:白帝彩云 千里江陵 .新華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3]
- 16. 高峽出平湖 三峽游輪游重山賞美景 .新浪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3]
- 17. 長江三峽 中國最美的山水畫廊 .搜狐網(wǎng)[引用日期2014-05-23]
- 18. 三峽水庫現(xiàn)連片漂浮垃圾帶 .海外網(wǎng)[引用日期2014-10-06]
- 19. 航拍三峽蓄水前后 瞿塘峽變化 .網(wǎng)易[引用日期2017-11-16]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