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Universidade de Macau / University of Macau),簡稱澳大,是澳門第一所現代大學,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創始成員。
澳門大學前身為1981年3月28日成立的東亞大學。1991年更名為澳門大學。2014年8月正式遷入位于橫琴島的新校區。
快速導航
全景圖
- 中文名
- 澳門大學
- 外文名
- Universidade de Macau/University of Macau
- 簡 稱
- 澳大,UM
- 創辦時間
- 1981年3月
- 類 別
- 公立大學
- 類 型
- 綜合
- 屬 性
-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創始成員(2018年)
- 主管部門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 現任領導
-
校長:宋永華
校董會主席:林金城
校監:崔世安 - 院系設置
- 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共10個學院
- 校 訓
- 仁、義、禮、知、信
- 校 歌
-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Anthem 》
- 地 址
- 中國澳門凼仔大學大馬路
- 主要獎項
- 教育功績勛章(2016年)
- 知名校友
- 何天麗、伍偉發
澳門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1990年,大學將三年制課程改為四年制。
1991年,東亞大學更名為澳門大學,轉為公立大學。
1995年,首屆碩士生畢業。
1997年,首位博士生畢業,本科和碩士課程獲得葡萄牙教育部認可。
1999年,澳門大學首批推薦直接入選計劃的本科生入學并首次獲得了研究專利。
2006年9月,澳門立法會通過了《澳門大學法律制度》,行政長官頒布新的《澳門大學章程》,根據章程,校董會為大學最高合議機關。
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對設在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議案,批準澳門大學在廣東橫琴島建設新校區,并授權由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澳門特區的法律實施管轄;12月20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的陪同下主持新校園奠基儀式。
2013年7月20日,澳門大學新校區正式按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11月5日,新校區正式啟用。
澳門大學辦學規模
編輯澳門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澳門大學全職工作人員總數1504人;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澳門大學全職工作人員當中有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葡萄牙科學院院士、美國金屬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美國教育研究學會會士、 IEEE系統人機及智能自動學會主席、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1]
[5]
姓名 | 類別 |
---|---|
趙偉 | 國家973物聯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
韓英鐸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宋永華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陳俊龍 | 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IEEE會士、國際模擬識別學會會士、國際系統及控制論科學院院士 |
馬許愿 | 葡萄牙科學院院士 |
麥沛然 | IEEE會士 |
姚偉彬 |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 |
范息濤 | 美國教育研究學會會士 |
馮達旋 | 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
資料來源: [6-10] |
澳門大學院系設置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澳門大學設有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科技學院、以及榮譽學院;課程采學分制、書院制,中英葡兼重。開辦學士、碩士、博士等約130多個學位課程,主要以英語授課為主,部分課程以中文或葡語授課。
[1]
澳門大學優勢學科
2019年,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款待及休閑管理學” 排名46位、“語言學” 排名151-200位、“法學” 排名251-300位。在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心理學”排名151-175位、“工程與科技”與“計算機科學”排名前200位,“教育學”排名201-250位。
[1]
澳門大學辦學模式
- 通識課程
2013/14年度,澳門大學共開辦了464班通識教育課程,開設了
68門通識課程,還舉辦了“通識啟蒙系列講座”。

澳門大學(35張)
2017學年,澳大啟動“3+2”和“4+X”學習計劃,參與計劃的學生修讀一定年期的課程后,可到世界頂尖大學繼續修讀課程或升學。完成“3+2”后除可取得澳大本科學位外,可得到頂尖大學的碩士學位;“4+X”則為學生在頂尖大學預留了入讀名額。
[12]
- 特色書院
澳門大學新校園實行住宿式書院系統,采取課程化的規劃方式為大學本科學生提供體驗式的住宿學習,并通過訂定“能力指標”和“評鑒制度”確保學生在畢業時能夠達“社群教育”的要求。
澳大本科生教育推行融合專業、通識、研習和社群教育“四位一體”教育模式,目的是培養能自我反思、熱心助人、有社會責任,以及能在多元文化和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成長的學生。而書院作為其中“社群教育”重要的一環,也有其核心的教育目的——就是通過系統化學習規劃,利用所有課程、計劃、活動等體驗式學習方法,讓學生達到健康生活、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領導與服務、文化參與,以及具全球視野的公民五個方面的能力要求。
澳門大學社會聲譽
2018年6月7日,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第15屆世界大學排名,澳門大學在上榜的1000所高校中位列第443位,亞洲高校排名第102位。
澳門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澳門大學科研機構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澳門大學建有3個國家重點驗室,3個部級研究中心及實驗室,5個級研究所及研究中心,17個院級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14-15]

澳門大學新校區遠景(2張)
部級研究中心及實驗室:中山大學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聯合重點實驗室、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所及研究中心: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中華醫藥研究院、協同創新研究所、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澳門研究中心
院級研究中心及實驗室:商業研究及培訓中心、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研究中心、成長綜合服務教育研究中心、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高級法律研究所、葡亞研究中心、Cancer Centre、日本研究中心、“生殖、發育及衰老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博彩研究所、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法律研究中心、科技研究中心、教育測驗與評核研究中心、南國人文研究中心
[15]
澳門大學科研成果
根據國際論文資料庫ISI Web of Science(WOS)顯示,澳門大學高端科研期刊論文發表數目由2007年的77篇增至2017年的超過1400篇,2017年澳大論文獲引用超過18000次。
[17]
獎項名稱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
2017年度全國創新爭先獎
| ------------
| 楊志新
|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體系
| 王一濤
|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技術的設計與開發
| 余成斌、麥沛然、冼世榮
|
201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青年創新獎
| ------------
| 余成斌
|
資料來源: [18] |
澳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館藏超過500多萬冊/件,其中紙本圖書約650000冊、期刊6000種、古籍24000冊、視聽資料27000件、書畫文物近1000種、檔案特藏3000種、縮影資料5000卷;電子資源包括電子資料庫240個、電子圖書約600000冊、電子論文約7200000篇、電子報紙4000種及電子期刊超過100000種。
[19]
- 學術期刊
《南國學術》內容涵蓋哲學、宗教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推出有“名家面對面”、“圓桌會議實錄”、“前沿聚焦”、“時代問題論爭”、“東西文明對話”、“思想者茶座”、“百家爭鳴”、“大家講演錄”、“獨家評論”、“域外傳真”等欄目。
[20]
《澳門研究》發表與澳門相關的學術論文、訊息和資料等內容。
《文化雜志》內容包括歷史、文化人、文學、文化等欄目。
澳門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2016年3月11日,珠海市人民醫院與澳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確立戰略伙伴關系,攜手打造精準醫學研究中心;3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簽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協議;4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簽署關于成立“健康認知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合作意向書;
[24]
5月12日,澳門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與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在法學院212會議室開展了一場學術交流活動,內容包括“澳門控制和控制環境噪音法、澳門填海造陸的歷史進程和澳門大氣污染研究”。
2016年12月26日,澳門大學講座教授唐遠炎受邀到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開展學術交流,主題為“大數據下模式識別技術發展趨勢”的研討會和“如何撰寫高水平學術論文”的報告會。
2017年,南方科技大學與澳門大學聯合招收研究生,實行雙校培養,雙導師指導。該項目基本學制為四年,第1學年及最后論文答辯在澳門大學,其余時間(視課程修完時間決定)返回南方科技大學完成其余學業及科研任務。授予澳門大學學位證和南方科技大學學習證明。
[25]
澳門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澳門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澳門大學的校徽由一個五座城堡冠頂的盾牌和分別用中葡文書寫的“澳門大學”的校名字樣組成。書上的鑰匙是知識之匙,用以打開知識寶庫;四周的海浪代表著大學身處中國海域的一個小島上。大橋寓意文化的溝通,是連接東西方文化的象征。“仁、義、禮、知、信”為中國圣賢提倡的五種美德典范。校徽采用紅、藍、金三色,代表著希望、幸福及人類之進步。
[26]
- 標志
澳門大學的標志由兩部分組成,包括校徽圖案和大學的中文(澳門大學)、葡文(Universidade de Macau)和英文(University of Macau)的名字。校徽標志使用中、葡、英三種語言,象征著澳門大學一直致力創建國際化、多語言的學習環境,為澳門及國際培養具跨文化視野的卓越人才。
[26]
- UM標志
隨著橫琴島新校園的落成,標志著大學的發展邁向一個新的臺階,故設計此“大學殿堂”標志,藉以展現嶄新的校園活力和形象。該標志以澳門大學新校園的嶺南與南歐建筑特色為設計意念,英文縮寫“UM”,組成學術殿堂的立柱與基石,并采用大學標志顏色──澳大藍,視覺形象突出,寓意澳門大學在朝氣煥發的新校園里,致力教育改革,推崇學術優秀,向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
澳門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仁、義、禮、知、信
澳門大學創校時將中國圣賢提倡的五種美德“仁、義、禮、知、信”奉為校訓,為儒家思想的核心,也代表澳門大學致力培養具備這五種崇高品格學生的使命。
- 校歌
歌詞:
華夏根基,中西風采,澳大茁壯長成。

澳門大學校歌(2張)
潭山初建,琴島重筑,校園毓秀鐘靈。
仁、義、禮、知、信,育我品格。
文、理拓新疆,長我才情。
立足豪江,神馳萬象,國際視野分明。
博學篤行,愛國愛澳,大學勇闖新程。
博學篤行,愛國愛澳,大學勇闖新程。
釋義:
“華夏根基,中西風采,澳大茁壯長成”。以14字形容澳門大學歷史。澳門大學以華夏文化為基礎,聚中外人文之精英,得以三十而立,枝繁葉茂。
“潭山初建,琴島重筑,校園毓秀鐘靈”。以14字形容澳門大學校園之發展。校園初期在凼仔沿山而建,如今在橫琴重新鋪設。不論今昔,澳門大學校園均為匯聚靈氣,孕育秀氣之地。
“仁、義、禮、知、信,育我品格”。引用澳門大學校訓,以9字強調澳門大學育人之重要。
“文、理拓新疆,長我才情”。以9字形容澳門大學文、理兼重之教育綱領,并拓展學術新領域之精神。
“立足豪江,神馳萬象,國際視野分明”。以14字點出澳門大學師生腳踏實地之沉穩,“萬象賓客”之豁達,及國際視野之廣闊。
澳門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澳門大學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崔世安 | 校監 |
林金城 | 校董會主席 |
宋永華 | 校長 |
倪明選 | 副校長(學術) |
馬許愿 | 副校長(全球事務) |
葛偉 | 副校長(研究) |
蘇基朗 | 副校長(學生事務) |
高薇 | 副校長(行政事務) |
資料來源: [27-29] |
澳門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期 |
---|---|
高斯達 | 1984 – 1986 |
文禮治 | 1986 – 1992 |
韋奇立 | 1992 – 1999 |
何厚鏵 | 1999 – 2009 |
資料來源: [28] |
姓名 | 任期 |
---|---|
薛壽生 | 1981 - 1986 |
林達光 | 1986 - 1987 |
薛壽生 | 1987 - 1991 |
李天慶 | 1991 - 1994 |
費利納(Ferreira) | 1994 - 1997 |
周禮杲 | 1997 - 1999 |
姚偉彬 | 1999 - 2008 |
趙偉 | 2008 -2018 |
資料來源: [27-28] |
澳門大學校園環境
編輯- 中央圖書館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為五至七層高的建筑物,可容納100萬冊藏書。圖書館的設計觀賞性與實用性并重,外觀設計表達南歐與嶺南建筑的結合,內部設計體現“功能布局人性化、運行管理資訊化、信息服務多元化、借還管理自動化、藏借閱研一體化”的特色。整個圖書館的設計均有統一的元素,內里各區域亦因應其功能不同而各具特色。圖書館內部整體采用木紋的設計,而幾個不同的特藏區則以其藏書特色來裝飾,例如澳門書籍特藏區,以澳葡式的瓷磚作點綴。
[19]
- 中央教學樓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央教學樓樓高三層,可容納約3000名學生同時上課,是大學一年級課程及通識學程的上課地點,也是課馀交流、討論研習和休閑之處。中央教學樓設有共用的電腦室、共同學習空間及餐廳區。
[30]
- 科研基地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新校園的科研基地位於新校園北面,新校區設有三個科研基地,分別是:資訊與電子科研基地、醫學醫藥科研基地、能源及環境科研基地,以支援較大型的重點研究項目。科研基地主要分為四個研究樓群,包括:醫藥科研大樓基地、資訊與電子科研大樓基地、能源及環保科研大樓基地、預留開放實驗室大樓科研基地,其總占用的實用面積為77000平方米。
[30]
- 中央商業區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央商業區位於中央宿舍區與學院區之間,是教職員及學生活動主要場所,設計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環境,開展娛樂、文化活動。中央商業區總實用面積為5700平方米,為三層建筑物。
[30]
- 學生活動中心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生活動中心位于中央教學樓以南,處于新校園主軸線和學院區的中心部位。它包括學生活動中心、演奏中心兩部分。學生活動中心主要提供學生會辦公、開會、聚集、活動等課馀生活的空間,另學生事務處的辦公室及服務設施、小商店等。學生活動及演奏中心為地面上三層建筑物,演奏中心設有250座位的劇場。
[30]
- 住宿式書院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新校園計劃設有八至十二個書院,每所書院由約五百人組成。分布於三個島區上的住宿式書院,分別有三至四種不同設計風格。每一住宿式書院擁有自己低密度的建筑物,包括學生宿舍、院長、學生輔導長及部分教授成員的公寓、膳堂、研討室、諮詢室、小型圖書館、電腦室、康體設施、表演場地、聯誼活動室、書院學生會、團體辦公室及庭園等。
[30]
- 體育場館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新校園的大型體育設施,有綜合性室內體育館、室內游泳池、室外奧林匹克體育館、綜合性露天球場等。可作集會、舉行大型活動和演出的場地。綜合性室內體育館樓高五層,總功能室實用面積約9600平方米。場館設計充分考慮各運動項目的功能特點,綜合室內體育館內設計上盡量利用天然采光,以及考慮對流空氣的調節,同時亦考慮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以供用電、收集雨水及中水處理後作植物澆灌及水體用水等。
[30]
- 大學會堂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大學會堂與大學賓館相連,位于校園的東北角,中央行政樓東側,與圖書館、中央行政大樓相同位於大學新校區的沿海東路旁,互相呼應;內里設有1200座位的觀眾廳、觀眾服務用房、演出用房、排練廳等。大學會堂可用作舉辦節日集會、國際大型會議、文藝表演等。內里既有獨立出入口又能共用該建筑的配套,實用面積約6000平方米(包括觀眾廳及配套用房等)。
[30]
- 學院區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新校區設約八個學院,包括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科技學院,由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分成的社會科學院及文學藝術學院,以及健康科學學院等。各學院樓高三至五層,充分滿足學院內所有研究生課程及大部分二、三、四年級課程的教學需要。
[30]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澳門大學簡介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2. 澳大注冊學生 .澳大[引用日期2019-02-22]
- 3. 大學歷史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4. 里程碑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5. 大學全職工作人數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7-02-08]
- 6. 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宋永華將履新澳門大學校長 .環球網.2017-11-17[引用日期2019-02-23]
- 7. 葡萄牙科學院向澳大副校長馬許愿教授授予通訊院士榮銜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23]
- 8. 全球名單公布!澳大教授麥沛然成首位澳門土生土長IEEE會士 來源: 澳門大學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2-23]
- 9. 澳門大學陳俊龍教授來我院做精彩學術報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10-24[引用日期2019-02-23]
- 10.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總監、校長特別顧問馮達旋訪問我院 .廣東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17-06-07[引用日期2019-02-23]
- 11. 開辦之課程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12. 澳大啟動“3+2”和“4+X”學習計劃 修讀澳大本科課程可直升世界頂尖大學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7-03-20]
- 13. The Residential College System 書院系統 .澳門大學住宿式書院[引用日期2019-02-15]
- 14. 國家重點實驗室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23]
- 15. 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16. 科技部批準澳門大學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引用日期2016-06-16]
- 17. 學術論文指標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7]
- 18. 獎項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7]
- 19. 關于圖書館 .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2-15]
- 20. 《南國學術》創刊 勉力成為澳門大學的學術名片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23]
- 21. 出版刊物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8-02-23]
- 22. 澳大出版《南國學術》期刊 探討華文期刊發展趨勢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引用日期2016-05-29]
- 23. 澳大《南國學術》報刊獲兩項全國第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引用日期2016-05-29]
- 24. 上海藥物所與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簽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協議 .上海藥物所.2016-03-21[引用日期2018-02-15]
- 25. 澳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項目 .南方科技大學.2017-09-19[引用日期2019-02-15]
- 26. 大學形象標識元素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27. 電氣工程學者宋永華履新澳門大學校長,此前任浙大常務副校長 .澎湃[引用日期2018-01-10]
- 28. 歷任校監、校董會主席及校長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5]
- 29. 葛偉和蘇基朗出任澳門大學副校長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8]
- 30. 澳門大學新校區—新校園規劃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9]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