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舒城,古稱舒州,隸屬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是合肥六安安慶三市交匯處。介于東經116°26'—117°15'、北緯31°01'—31°34'之間,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 [1] 
截至2016年,舒城縣下轄15個鎮、6個鄉,常住總人口76.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2.624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9.783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62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219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3:45.0:37.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22506元。 [2] 
舒城是中國龍文化發源地之一,全國十三家梁祝文化發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漢羹吉候劉信、教育家文翁,三國吳軍統帥周瑜,宋代大畫家李公麟,明代刑部尚書鄭時、吏部尚書秦民悅,近代有被周總理譽為共產黨初期情報戰線“三杰”之一胡底、國家政治經濟學界泰斗陶因等。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3]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4] 
中文名稱
舒城縣
外文名稱
Shucheng County
別    名
龍舒、舒縣、廬江郡、舒州、舒鳩
行政區類別
區縣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
安徽省六安市
下轄地區
21個鄉鎮、49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舒城縣城關鎮梅河路
電話區號
0564
郵政區碼
2313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
面    積
2100平方千米
人    口
76.8萬(2017年常住人口)
方    言
江淮官話洪巢片合肥小片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萬佛山萬佛湖周瑜城、百丈巖大瀑布、金湯池溫泉
機    場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舒城設有舒城城市候機樓)
火車站
舒城站舒城東站(在建)
車牌代碼
皖N、皖N2等
行政代碼
341523
地區生產總值
192.90億元(2017年)
人均生產總值
25149元(2017年)

舒城縣歷史沿革

編輯
時期,屬揚州
西周武王克紂后,封功臣偃姓子爵于此,立為舒國,后分立舒庸、舒鳩、舒蓼、舒龍、舒鮑、舒龔,史稱“群舒”。舒城縣是群舒地域之一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周祚勢衰,諸侯爭霸,“群舒”勢弱,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楚莊王滅舒蓼。周簡王十二年(前574年),楚共王滅舒庸,周靈王二十四年(前548年),楚康王命令尹屈建率師滅舒鳩。至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年),前后百余年間,群舒先后為楚所滅。
舒城縣 舒城縣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縣。翌年,別置龍舒縣。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封楚王英舅子許昌為龍舒侯,領舒縣、龍舒縣,改稱“龍舒侯國”。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初屬魏、后屬吳。
西晉時屬揚州廬江郡。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置舒城縣,屬淮南道廬州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廬州。
時,初屬江淮行省,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江北行省。
洪武元年(1368年),屬直隸中書省廬州府,永樂十八年(1420年),屬南直隸廬州府。
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廬州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開始分設行政區,后又改為行政督察區,舒城縣屬第三區(專署駐六安縣年)。
1949年1月22日,全縣解放,縣、區、鄉、村分別成立民主政府,是年5月1日,改為人民政府,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1985年底,屬安徽省六安專(地)區。2000年至今,屬安徽省六安市 [5] 
萬佛湖風景區

舒城縣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2年,舒城縣下轄15個鎮:城關鎮曉天鎮桃溪鎮萬佛湖鎮千人橋鎮百神廟鎮杭埠鎮舒茶鎮南港鎮干汊河鎮張母橋鎮五顯鎮山七鎮河棚鎮湯池鎮,6個鄉:春秋鄉柏林鄉棠樹鄉闕店鄉高峰鄉廬鎮鄉,490個社區與行政村。舒城縣政府駐城關鎮。 [1] 

舒城縣地理環境

編輯

舒城縣位置境域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北麓、江淮之間,東鄰廬江,西連岳西霍山,南界桐城潛山,北毗金安肥西。介于東經116°26'—117°15'、北緯31°01'—31°34'之間,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 [1] 

舒城縣地形地貌

舒城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最高點萬佛山海拔1539米,最低處杭埠鎮勝合村民組海拔6.8米。地貌大體分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和水域五種。西南山區峰巒秀麗,林木蔥蘢。中部丘陵起伏,盛產茶葉桑麻栗果。東北為沖積平原,沃野平疇,溝渠縱橫。 [1] 

舒城縣氣候特征

舒城縣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風顯著。 [6] 
舒城冬景 舒城冬景
光能
舒城縣太陽光能總輻射量平均112.6千卡厘米,4~9月輻射為70.12千卡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62%。 [6] 
日照
舒城縣多年平均為1969小時,大于10℃日照時數為1359小時,占全年69%。 [6] 
熱量
舒城縣多年平均溫度在12.9~15.6℃,極端最高溫度為40.5℃,極端最低溫度為零下17℃;最熱為7月,最冷為1月;無霜期多年平均224天,初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11月10日,終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3月30日;無雪期多年平均270天,初雪日12月下旬,終雪日3月上旬;地面溫度多年平均17.8℃。土壤凍結深度一般在5~6厘米,最大深度10厘米;氣溫穩定在10℃以上,初為3月31日,終日為11月14日,持續日數229天,活動積溫4972度。 [6] 
降水
舒城縣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033.5~1596毫米之間,山區最多,約占全縣38%;春夏降雨最多占全年67.2%;冬季最少,占全年11.5%。多年平均蒸發量在1397.8毫米以上,一般最高為8月,約170毫米左右。風向風速,舒城縣常年風向1、10、11、12月多西北風,風速平均2.1米/秒,最大9.7米/秒;2~3月多東風,風速平均2.3米/秒,最大10米/秒;4~9月多東南風,風速平均2.1米/秒,最大10.3米/秒以上。此外,每年4~8月,還出現臺風、龍卷風、冰雹。 [1]  [6] 

舒城縣水文概況

舒城縣主要河流皆發源于境內西南山區,向東北蜿蜒而下,注入巢湖,歸屬長江水系。唯查灣鄉桃李河流向西北,入淠河,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
杭埠河
原稱龍舒水,又稱前河、南溪河。發源于岳西縣石關鄉同安寨西側南界嶺頭,向東流至柳樹灣、合平田水(發源于小澗沖)、經曉天鎮,至毛竹園合巴王河(現已不在),在龍河口匯烏沙河,過九井寺合龍潭河,經七門山、周瑜城、白馬垱、將軍垱、迎水庵至肥西縣新河口,注入巢湖。舒城縣境內長99.17千米,流域面積1587.5平方千米。
豐樂河
原稱后河,發源于六安縣烤爐寨,經東河口、南官亭,入舒城縣長沖鄉沙院村,至龍嘴合后河(源自思古潭河、張家店河),經三河鎮至肥西新河口,匯杭埠河水,注入巢湖。全長117.45千米。是舒城與六安、肥西縣的天然邊界線。流域面積2080平方千米。
曉天河
發源于岳西縣南界嶺頭。自1958年龍河口水庫建成以后,即與杭埠河割斷。該河從紅石嘴進入舒城縣大河鄉南岳村,經曉天鎮合朱河(發源于小澗沖),至大河沿合天蒼水。經小河口鄉至山七河鎮雙桂村碎石灘,注入龍河口水庫。舒城縣境內全程20千米。整個流域面積588.9平方千米。
河棚河
原名烏沙河,是杭埠河上游另一個主要支流,發源于舒城縣西南山區黃土關和花巖山西北麓。經安菜、小街,至和平村合馮河,東行至雙河口匯余河,到朱黃店合嵐沖水,經河棚老街北折至新開嶺,注入龍河口水庫。全長32.5千米,流域面積200平方千米。
龍潭河
發源于城沖鄉花巖山大徽尖,東經龍眠沖,至王河合楓林沖水,過三道彎至姚家河鄉胡畈合湯池河,經觀音庵、闕店鄉、杜店鄉葉畈村入杭埠河,全長31.8千米,流域面積320.9平方千米。
南港河
俗稱孔家河,發源于東衖、西衖,二水于沙埂匯合,經南港北折于白馬垱入杭埠河,全長30千米,流域面積150平方千米。
清水河
發源于傅沖、洪沖,二水合于山埠,北折經舒茶(溝二口)鎮、龍王廟鄉、百神廟鎮至周公渡入杭埠河。全長34千米,流域面積45平方千米。
五顯河
原名巴洋(王)河,1958年興建龍河口水庫后,地易地湮,遂以五顯命名。該河發源于霍山縣真龍地,經六安毛坦廠,入舒城縣五顯鎮,至羅山村入龍河口水庫,在舒城縣境內全長約10千米。 [6] 

舒城縣土壤類型

舒城縣土壤類別,傳統說法有沙壤土、夜潮土、小黃土、黃泥土、清漿土、白土、馬肝土等等,多不規范。1981年10月,舒城縣開展土壤普查工作,查清舒城縣土壤共有7個土類、12個亞類、38個土屬、82個土種。 [6] 

舒城縣自然資源

編輯

舒城縣土地資源

舒城縣計有耕地66.9476萬畝,其中水田57.0002萬畝,旱地99474畝,山場153萬畝,水面18.387萬畝。常年平均降水總量26億立方米;地面徑流總量11.5億立方米,徑流深400—800毫米;水能發電蘊藏量約6萬千瓦,可供利用約1.78萬千瓦,已開發2779千瓦;農作物用水2.33億立方米,溝塘堰庫總蓄水量8.8093億立方米,可供使用的2.24億立方米。 [7] 

舒城縣植物資源

舒城縣林木以、栗、桐、油茶、柳、楊、桃、榆等為主,計有79科、372個品種。
中藥材以桔梗、半夏、貝母為主,計有203科、657個品種。
此外,舒城縣還有特產綠茶、蘭花茶生姜大蒜、板栗、桂花、桔梗等。 [7] 

舒城縣動物資源

家養畜禽以牛、豬、雞、鵝、鴨為主,野生獸禽以虎、靈貓、雉、雀等為主,計有50余種類;水產以、青、草“四大家魚”為主,計有6目8科、40多種;還有蜜蜂、虎紋蛙、蝮蛇等其它小動物。 [7] 

舒城縣礦產資源

舒城縣礦藏有大理石螢石礦鐵礦金礦石棉、礬礦、鐵砂黃砂石英石花崗巖以及礦泉水溫泉等。朝陽鄉泉水堰村的柳抱泉,日出水量100噸以上,經國家地質部、衛生部、輕工業部、中國地質大學鑒定,泉水中含有偏硅酸等10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7] 

舒城縣人口民族

編輯

舒城縣人口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戶籍總人口100.095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52.1175萬人,占52.1%;女性人口47.9777萬人,占47.9%。全縣常住人口76.7萬人,增長0.3萬人,增長0.4%。0—17周歲人口160081人,增長0.8%;18—34周歲人口中240128人,下降0.9%;35—59周歲人口中40.1593萬人,下降0.1%;60周歲以上人口19.9150萬人,增長3.7%。 [2] 

舒城縣民族

舒城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哈尼族、滿族、瑤族、蒙古族、壯族水族等36個少數民族(多為婚遷)。 [1] 

舒城縣經濟

編輯

舒城縣綜述

2016年,舒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2.6247億元,同比2015年增加14.09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9.7831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77.6221億元,增長12.2%,其中工業增加值64.6649億元,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65.2195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3:45.0:37.8,與2016年的19.0:44.4:36.6相比,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5%,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7%,第三產業比上升1.2%。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達到17298元,增加1365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22506元,增加1756元。 [2] 
2016年舒城縣地區生產總值情況
指標名稱
單位
2016
2015
±%
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價)
萬元
1726247
1585293
9.5
1.農林牧漁業
萬元
315070
317740
3.3
2.工 業
萬元
646649
581413
13.5
3.建筑業
萬元
129572
123189
5.9
4.批發和零售業
萬元
101408
94544
6.4
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萬元
81566
77698
4.5
6.住宿和餐飲業
萬元
27172
24834
7.1
7.金融業
萬元
104581
90558
14.9
8.房地產業
萬元
106934
87760
12.7
9.其他服務業
萬元
213296
187557
9.9
第一產業
萬元
297831
300590
2.8
第二產業
萬元
776221
704602
12.2
第三產業
萬元
652195
580101
9.7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舒城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7.5977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20.3%。其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32.2006億元,增長18.4%,房地產開發投資25.3971億元,增長31.3%。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3044億元,下降59.0%;第二產業投資58.3934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投資96.8999億元,增長29.1%。在建項目257個,增長4.0%。其中,新開工建設項目205個,增長7.9%。45個億元以上項目共完成投資82.3501億元,增長190.8%。 工業投資完成58.3934億元,增長16.0%。其中,制造業完成投資54.8744億元,增長24.1%;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完成投資2.8255億元,下降19.7%;采礦業完成投資6935萬元,下降73.2%。 [2] 
財政稅收
2016年,舒城縣財政收入完成16.5576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0.4%,高于GDP增速0.9%。其中,國稅收入6.5278億元,增長42.5%;地稅收入7.4211億元,下降8.9%;財政部門完成收入2.6087億元,增長14.5%。國家財力集中程度(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9.6%,提高0.1%。全年實現財政支出42.7418億元,增長11.9%。財政民生支出合計完成36.1324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量的84.5%,增長10.7%。支出分項目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3.9069億元,增長14.7%;國防支出225萬元,下降20.8%;公共安全1.8316億元,增長19.4%;教育10.3706億元,增長15.4%;科學技術3355萬元,增長0.8%;文化體育與傳媒4731元,增長21.5%;社會保障和就業4.7829億元,增長5.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5.6404億元,下降5.8%;節能環保3170萬元, 下降19.7%;城鄉社區支出1.1367億元,增長7.7%;農林水支出7.9086億元,增長17.5%;交通運輸2.0719億元,增長35.7%;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6030萬元,增長20.4%;商業服務業事務2491萬元,下降19.3%; 金融支出109萬元,下降47.1%;國土海洋氣象支出3173萬元,增長1.0倍;住房保障支出2.4568億元,增長16.6%;糧油物資儲備事務725萬元,下降35.0%。
2016年,舒城縣實現基金預算收入25.4715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38.3%。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2.1280億元,社保基金收入3.3435億元。基金預算支出31.7664億元,下降27.3%,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28.4230億元,社保基金支出3.3435億元。全縣21個鄉鎮共實現收入4.6601億元,增長5.6%。其中國稅2.6717億元,地稅1.9884億元,分別占年初預算的135.5%、78.9%。收入超1000萬元的鄉鎮11個,與2015年持平,其中城關鎮和杭埠鎮收入過億元;收入在500—1000萬元的鄉鎮4個,收入不足500萬元的鄉鎮6個。 [2] 
人民生活
2016年,舒城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7元,同比2015年增長9.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3元,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9元,增長8.6%。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494元,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637元,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759元,增長6.1%。 [2] 

舒城縣第一產業

2016年,舒城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56.8595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2%。其中,農業產值19.8955億元,增長2.2%;林業產值10.4448億元,增長3.8%;牧業產值16.7626億元,增長3.1%;漁業產值6.9081億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8485億元,增長8.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1.5070億元,增長3.3%。新增農民專業合作55戶,新登記家庭農場107戶。累計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538戶,家庭農場310戶。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92家(其中省級22家、市級80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5家、市級10家),帶動農戶15萬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2] 
2016年舒城縣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同比2015±%
1.糧食產量
401810
-4.5
其中:谷物
388817
-4.7
豆類
5077
4.4
薯類
7916
-1.8
2.油料
33650
2.3
3.棉花
2824
-2.1
4.蔬菜
277804
-18.0
5.茶葉
2487
2.1
6.水果
41495
13.6
種植業
2016年,舒城縣糧食播種面積64452公頃,同比2015年增長0.1%;總產40.1810萬噸,下降4.5%;其中,谷物播種面積62.1169萬公頃,同2015年持平;總產38.8817萬噸,下降4.7%。豆類播種面積1532公頃,增長4.9%;總產5077噸,增長4.4%。薯類播種面積751公頃,下降3.0%;總產7916噸,下降0.8%。油料播種面積15882公頃,下降5.8%;總產33650噸,增長2.3%。蔬菜種植面積11467公頃,下降3.5%;總產27.7804萬噸,下降18.0%。茶葉產量2487噸,增長2.1%。 設施農業中蔬菜1728公頃,下降3.6%;瓜果類19公頃,增長5.6%;花卉苗木類18公頃,下降94.8%;食用菌類83公頃,下降23.9%;其他作物2公頃,下降75.0%。 [2] 
舒城茶園 舒城茶園
林業
2016年,舒城縣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造林1.6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48.2%,通過省級森林城市驗收。 [2] 
畜牧業
2016年,舒城縣肉類總產量52852噸,同比2015年增長1.0%。禽蛋產量21843噸,增長1.1%。豬存欄14.7221萬頭,下降0.4%;豬出欄23.23萬頭,下降2.4%;家禽出欄2183萬只,增長1.6%;家禽存欄605萬只,增長1.5%。年存欄8403頭,下降0.8%;出欄3003頭,下降3.1%。 [2] 
漁業
2016年,舒城縣水產養殖面積8500公頃,同比2015年增長8.0%。水產品產量38067噸,增長0.7%,其中養殖產量34267噸,捕撈產量3800噸。 [2] 
農業基礎
2016年,舒城縣化肥施用量(折純)24111噸,同比2015年下降3.6%。農村用電量17881萬千瓦時,增長3.9%。農藥使用量2111噸,下降4.7%。 [2] 

舒城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舒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1家,同比2015年凈減少3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共有80家,凈增加1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4.0471億元,增長14.3%。其中,輕工業增加值39.7839億元,增長11.6%;重工業增加值14.2632億元,增長22.1%。 全縣22個行業大類中的有17個行業產值實現增長。其中,增幅超過15.0%以上行業有:紡織業增長35.1%,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42.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增長20.0%,家具制造業增長32.6%,造紙和紙制品業增長27.5%,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增長25.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4.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2.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0.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3.7%,汽車制造業增長29.1%,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8.3%,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3.1561億元,增長18.6%;工業銷售產值255.7547億元,增長19.1%,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23.6742億元,增長12.1%;實現利潤總額9.5798億元,增長9.2%,實現利稅總額13.7572億元,增長8.0%;虧損企業虧損總額(逆指標)245萬元,下降89.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27081人,增長17.1%;工業勞動生產率(按現價增加值計算)19.9576萬元/人,增長0.7%;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7.2%,提高0.4%;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31.4%,下降27.4%。 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8.1426億元,增長61.2%;實現增加值7.5332億元,增長35.7%。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3.0790億元,增長116.3%。 [2] 
2016年舒城縣規模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 品 名 稱
單位
產量
同比2015年±%
大 米
530147
5.4
精制食用植物油
74127
-31.6
飼 料
122704
19.7
鮮冷藏肉
11523
-5.7
食品添加劑
727
77.8
精制茶
8634
5.6
服 裝
萬件
2657
23.9
蠶絲
128
38.5
紙制品
98722
11.7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497610
29.6
涂料
16020
44.2
塑料制品
85443
13.2
水 泥
324659
23.5
萬塊
18474
87.7
金屬切削工具
萬件
86.6
-9.5
電焊機
68252
-4.3
改裝汽車
5143
6.3
電動自行車
29724
11.5
變壓器
千伏安
80987
-85.9
飲料酒
千升
100832
-6.5
太陽能熱水器
平方米
40535
39.5
燈具及照明裝置
臺、個
1863871
60.9
自來水生產
萬立方米
1094
-14.7
2016年舒城縣規模工業主要行業產值
指標名稱
工業產值(萬元)
同比2015年±%
農副食品加工業
608086
12.3
食品制造業
132737
14.6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85074
-0.8
紡織業
4517
35.1
紡織服裝、服飾業
324295
42.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業
284813
-3.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59616
20
家具制造業
12996
32.6
造紙和紙制品業
80377
27.5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59488
25.7
文教工美體育娛樂用品制造業
203825
0.7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82717
64.2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90700
-7.5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83594
22.1
金屬制品業
80932
-4.4
通用設備制造業
77092
20.7
專用設備制造業
15661
73.7
汽車制造業
143391
29.1
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25146
48.3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54006
-14.8
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119262
12倍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3238
13
建筑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納入“一套表”范圍統計的建筑資質等級企業41家,累計實現建筑業產值41.3006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7.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32.8萬平方米,增長9.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4.4平方米,下降4.7%。資質內建筑業企業從業人員22143人,增長1.8%。 [2] 

舒城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6年,舒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4749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1.7%。其中,住宿餐飲收入7.1650億元,增長10.6%;零售業商品零售額65.3590億元,增長11.9%;批發業銷售額5.9509億元,增長12.9%。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90.9%。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6.0266億元,增長12.1%,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2.4483億元,增長11.2%,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全縣限額以下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7.0443億元,增長11.8%,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5.4%;限額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4306億元,增長11.4%,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6%。 從限額以上企業零售業態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57.0%;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增長88.1%;書報雜志類增長15.3%;通訊器材類增長18.2%;中西藥品類增長14.1%。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限額以上企業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增長122.8%。 [2] 
對外經濟
2016年,舒城縣進出口總額1.1007億美元,同比2015年下降14.6%。其中,出口1.0171億美元,增長18.8%。全年利用境外資金1.0271億美元,下降19.5%。 [2] 
房地產業
2016年,舒城縣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5.3971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1.3%。其中,住宅完成投資20.7957億元,增長72.5%。房屋施工面積102.5665萬平方米,下降3.0%;房屋竣工面積21.0292萬平方米,下降13.4%;商品房銷售面積46.8702萬平方米,增長98.2%。其中,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43.5704萬平方米,增長85.4%,商品房銷售額23.3160億元,增長90.9%。 [2] 
郵政電信
2016年,舒城縣實現郵政業務收入2500萬元。移動、電信、聯通業務收入9.8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8.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57.8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9.2萬戶。 [2] 
旅游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接待游客445萬人次,同比2015年增長8.5%,旅游總收入23億元。增長9.5%。擁有星級賓館(飯店)6家,星級飯店客房總數1500間;旅行社9家,星家農家樂34家,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區個數7個。2A級以上風景區7個。萬佛湖風景區成功爭創國家5A風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2]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41.6729億元,較年初增加63.4422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22.8%。廣義政府存款余額為67.8378億元,增加18.2163億元, 增長36.7%。住戶儲蓄存款余額226.2784億元,占全部存款余額的66.2%,增加25.8628億元,增長12.9%。全縣各項貸款余額173.8082億元,增加20.7230億元,增長13.5%。住戶貸款余額75.7280億元,增加13.9631億元,增長22.6%。其中短期貸款26.8114億元,2.5090億元,增長10.3%;中長期貸款余額48.9166億元,增加11.4541億元,增長30.6%。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貸款98.0801億元,增加6.76億元,增長7.4%。其中短期貸款56.1641億元,增加1.3596億元,增長2.5%;中長期貸款余額28.4401億元,增加5.0854億元,增長21.8%。票據融資總額為13.4460億元,增加4047萬元,增長3.1%。 [2] 

舒城縣社會事業

編輯

舒城縣科技事業

2016年,舒城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家,專利申請905件,同比2015年增長42.7%;專利授權415件,下降5.9%。 [2] 

舒城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共有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生9279人;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2197人;普通初中42所,在校生21706人;小學62所,在校生37340人。幼兒園92所,在園兒童數15323人。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初中升學率95.4%,高中升學率79.0%。 [2] 

舒城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有劇場、影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館)21。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106千冊,增長58.0%。 [2] 

舒城縣體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體育場館5個。重大比賽獲金牌數24個,銀牌數24個,開展體育健身活動92次,參加活動人數41萬人。舉辦第十屆省直機關環湖健身走活動。 [2] 

舒城縣勞動就業

2016年,舒城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7644個。 [2] 

舒城縣社會保障

2016年,舒城縣城鄉居保參保總人數為52.212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數4.0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8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2.5萬人。城鎮低保對象12751人,農村低保對象30986人,供養農村五保10163人,農村傳統救濟人數807人。 [2] 

舒城縣社會福利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數1個,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5756張。 [2] 

舒城縣環境保護

2016年,舒城縣擁有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000公頃。全縣創建全省生態鄉鎮16個,安徽省生態村37個。全縣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100%。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85%。污水處理廠數6座。完城區PM10濃控制在69.6微克/立方米。全年依法關停輪窯企業12家,責令13家非法攪拌站和3家非煤礦山企業停產整治,督促21家城區餐飲單位安裝了油煙凈化裝置。督促城區11個建筑工地落實了控塵措施,6家混凝土攪拌站、2家市政瀝青攪拌站和4家非煤礦山企業落實了防塵抑塵措施,8家企業完成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單位GDP能耗0.4591噸標煤/萬元,下降1.94%。 [2] 

舒城縣安全生產

2016年,舒城縣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起,死亡9人,其中發生較大事故一起(3月26日我縣干汊河鎮境內發生一起較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421萬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6人,工礦商貿類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2015年下降20.0%。 [2] 

舒城縣交通運輸

編輯

舒城縣交通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290千米。其中,等級公路451千米,高速公路6.8千米,境內鐵路6.5千米。 [2] 
舒城縣城鄉公交分布線路圖 舒城縣城鄉公交分布線路圖
公路
206國道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3條省級公路、122條縣級公路縱貫舒城縣全境。
鐵路
合九鐵路貫穿境內。
水路
舒城縣水路運輸通巢湖長江。

舒城縣運輸

截至2016年末,舒城縣擁有公交車路線28條,公交車運營車輛271輛,實有出租車519輛。貨運周轉量15.6億噸千米,旅客周轉量17.381億人千米。發生交通事故件數12887件,同比2015年增長18.6%;死亡人數132人,增長69.2%;受傷人數370人,下降6.3%;損失14.2090億元,增長50.7%;平均每起事故損失11025元。 [2] 

舒城縣歷史文化

編輯
舒城是中國龍文化發源地之一,全國十三家梁祝文化發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漢羹吉候劉信、教育家文翁,三國吳軍統帥周瑜,宋代大畫家李公麟,明代刑部尚書鄭時、吏部尚書秦民悅,近代有被周總理譽為共產黨初期情報戰線“三杰”之一胡底、國家政治經濟學界泰斗陶因等。時至今天,國際金融學界著名學者、教授滕茂桐,中科院院士劉有成、宋家樹,工程院院士劉、著名作家艾暄等,已成為祖國建設事業的棟梁之才。
舒城城北新區 舒城城北新區
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游擊戰爭時期,是紅二十八軍、皖西北獨立游擊師的主要根據地之一。1938年新四軍第四支隊進駐舒城縣西南山區東港沖和西港沖。東、西港成了新四軍第四支隊指揮機關的駐扎地,是皖中、皖東抗日游擊根據地指揮中心。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期間,舒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渡江戰役指揮部所在地。
舒城先后發掘過犧鼎、銅壺、龍虎四環青銅鼓座、亞字形錦地錢紋鏡、抄手端硯、錯銀造像鏡等國家一級文物,館藏珍貴文物現有三角雷紋鋪首銅壺、神人車馬畫像銅鏡、青白瓷柱子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件,二級34件、三級865件。舒城有花城遺址、漢代水利工程七門堰、新四軍四支隊舊址韋家大屋、清代古建筑褚氏祠堂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列為省級9處,市級1處,縣級21處。2007年舒城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200處。按類型分:古遺址74處,古墓葬66處,石窟寺及石刻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處。按時代分:新石器時代12處,商周時期49處,漢代60處,宋代4處,明代6處,清代38處,中華民國10處,中華人民共和國21處。 [1] 

舒城縣風景名勝

編輯
萬佛湖景區
萬佛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距省會合肥80千米,是中國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國家AAAA級旅游區”,中國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曾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的光榮稱號和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貢獻獎。萬佛湖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安徽旅游十大度假基地之一。 [8] 
萬佛山景區
萬佛山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千米,距舒城萬佛湖景區60千米,總面積5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95%,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國家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為舒(城)、桐(城)、潛(山)眾山之祖,南與天柱山(1485米)遙相對峙。 [9] 
龍頭塔
位于縣城內東隅高阜上的龍頭塔,外砌青青磚,內填泥土,高20.7米。塔身為六面七層,塔剎為生鐵鑄成,呈葫蘆狀。從第二層起,每面均有假拱券門。第四層嵌有石刻“龍頭”二字,最上一層懸有六只鐵鈴。據石刻記載,此塔建于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秋重修。此塔屬文峰塔,建筑牢固,氣勢雄偉,是舒城縣城標志性建筑。 [10] 
鹿起山
位于南港鎮鹿起村,鹿起山在舒城縣城南15公里,今南港和舒茶交界處,鹿起山山下茶棵青青,山上松杉蒼翠。山上蒼松翠柏,郁郁蔥蔥。登山孔道分別自東、西坡蜿蜒而上,直至峰頂。原有南岳行祠,巍峨壯觀,內有“走馬轉心樓”,朱欄玉砌,建筑別致,為佛教圣地,毀于解放前夕。祠前有試心臺、洗劍池諸名勝。據《輿地紀勝》中的“岳山圖跋”記載:聞古有一名僧來此,見梅花鹿從山中穿行,遂命名為鹿起山。因山中林木繁茂,每逢天朗氣清之時,水汽蒸騰上升,山嵐之氣氤氳繚繞,似輕煙籠罩山峰,南岳行祠若隱若現,被稱為“鹿起晴嵐”。 [11] 
梅仙島
梅仙島位于萬佛湖北岸,背靠大梅山,原稱小梅山。梅山得名源于梅福隱居之故。據《漢書·列傳》記載:西漢末年,南昌尉梅福因不滿王莽篡權亂政,憤然棄官,隱居梅山。小梅山舊有梅仙亭,是后人緬懷和崇敬梅福敢于憤世嫉俗的精神而建。龍河口水庫建成后,小梅山成為露出水面島嶼,被稱為梅仙島。島上現有梅福塑像,并建有風火臺、狩獵,園和猴園等。 [12] 

舒城縣地方特產

編輯
舒城縣位于大別山腹地,土質肥沃氣候溫和,
毛主席1958年視察舒茶 毛主席1958年視察舒茶 [13]
雨水充沛,適合生產茶葉,早在明清年間,舒城小蘭花就成為宮廷貢茶,每年蘭花飄香的季節,當地茶葉也吸附蘭花幽香,獨具韻味。 [14] 
舒城縣茶葉產業成為優勢產業之一,舒城小蘭花品牌價值也逐年攀升,由2010年2.2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13年4.36億元。
2008年,舒城小蘭花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開始依法規范使用舒城小蘭花證明商標,實現了從無質到有質的轉變,獲許使用舒城小蘭花證明商標的茶葉,不僅提高了售價,還實現了防偽查詢,確保了茶葉的品質。

舒城縣著名人物

編輯
周瑜(175年—210年),東漢末年名將。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今舒城)人,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東吳軍與劉備軍聯合,在赤壁擊敗曹操。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僅36歲。 [15] 
李公麟(1049年—1106年),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漢族,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16]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
詞條標簽:
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