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余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并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1-2]
巴黎位于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約1100萬人,幾乎占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3]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16年,巴黎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7350.6億美元。
1789年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第一年。在這一年當中,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發生了。巴黎的民眾也作為主角,第一次地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本文選取了巴士底獄陷落前在法國的核心——法蘭西島地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敘述其詳細經過,力圖還原一個大革命爆發前夜的真實圖景。...詳情
相關新聞
內容來自

巴黎歷史沿革
編輯巴黎的歷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從西岱島發祥的。據說,當時居民僅幾百人,居住在不到半平方千米的舊城島上。
公元四世紀,羅馬人的一個部落強占島上高盧人村莊,并建立了“巴黎吉”人的首府,巴黎從此得名。
公元六世紀起,巴黎成為法蘭西王國的首都,以后歷代法蘭西的封建王朝均以巴黎為國都。
十三世紀時,巴黎的人口已達7萬。菲利普·奧古斯特國王下令修建城墻和防御工事,西岱島人口不斷增加,成為王國的權力中心。全城的貿易和手工業作坊逐漸集中在塞納河右岸,市場開始形成。教育、學術和宗教界人士大多住在塞納河的左岸。
1337年開始的英法百年戰爭使巴黎遭到嚴重毀壞。戰后,弗朗索瓦一世再次定都巴黎并進行重修。
1546年,盧浮宮開始興建。以后的歷代帝王,尤其是路易十四,不惜花費巨資修宮殿、造花園、建廣場。
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當時的國王亨利四世將巴黎大大擴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紀,巴黎仍在逐步擴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憤起搗毀了封建王朝囚禁革命者的監獄——巴士底獄,由此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發表人權宣言,廢除封建制度。
1792年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1799年,拿破侖發動霧月18日政變,1804年稱帝為拿破侖一世,并頒布了“拿破侖法典”。
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帝國垮臺,路易十八建立復辟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復辟王朝,路易·菲力普建立了七月王朝。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1851年,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次年稱帝,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9月革命后,成立第三共和國。
1958年,戴高樂將軍受權組閣并制定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
法蘭西第一帝國后期,巴黎已經擁有70多萬居民,千余條大街;第二帝國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圍的一些村莊;到拿破侖三世時,始在巴黎開辟了一些寬闊的道路,修建了許多園林和公園,使巴黎開始繁華起來。
二戰后,法國政府對巴黎的建設不遺余力。雖然在1970年,曾經為了疏散過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國各政治和經濟機構,暫緩了巴黎的發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購物地下街建立以來,巴黎的建設又有了新的方向。
巴黎行政區劃
編輯第1區
位于塞納-馬恩省河北岸,區內有舉世聞名的盧浮宮博物館、皇室宮殿、杜伊樂麗花園、磊阿勒大型綜合商場、政府機關、教堂等,是游客區。
第2區
第3區
區內有4家博物館、4間教堂、劇院、中學、科技學院、國家檔案局,商店林立屬于商業住宅區。
第4區
位于塞納-馬恩省河北岸,包括兩個河中島,圣安東尼大道、希和里大街;區內有著名的圣母院、巴黎市政府大樓、巴黎警察局、醫院、兩所博物館、龐畢度中心,加上塞納-馬恩省河畔怡人風光,蜂擁而至的游客眾多,實為巴黎的鬧區。3、4區也是唐人街規模較大的地方之一。
第5區
又稱“萬神殿區”(quartierduPanthéon)。此區稱為拉丁區,先賢寺、植物園、教堂、著名的巴黎大學坐落于此。法蘭西學院、還有理工、專科學院等各種類型的學校;博物館、紀念碑、書店,是屬于巴黎頂尖的文化、藝術、學術氣息最濃厚的地區,別有特色的露天咖啡館,讓人垂涎的各國食物極多,漫步在有名的圣米歇爾大道、或圣熱爾曼大道的游客如鯽。
第6區
又稱“盧森堡區”(Luxembourg)。位于塞納-馬恩省河南岸,商店、電影院、劇院等極多,廣大的盧森堡公園亦在此區;法國學院、建筑學院、牙醫、礦物等學院及眾多的中小學校,法國上議院議政大樓是在盧森堡公園內,與第5區毗鄰也多少感受到文化的氣息。
第7區
又稱“波旁宮區”(PalaisBourbon)。此區內有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拿破侖墓、奧塞美術館,軍事博物館、軍事學院;此區位于塞納-馬恩省河南岸,街道寬廣,建筑物雄偉,是名勝、各國使館、國家機構集中的地方,有外交部、經濟財政部、國防部、教育部、還有工商業部及一些較高檔的住宅區。
第8區
此區是巴黎市區最熱鬧、游客最繁多的一區,因有名揚四海的香榭麗舍大道,由著名的協和廣場橫越至凱旋門,全長約2千米,365天中,天天車水馬龍、游客如鯽;香榭麗舍大道兩旁商店尤其多,時裝店、精品店、香水店;大街小巷盡是五星級旅館、高級餐廳;沿著圣多諾黑路即是警衛森嚴的總統府愛麗舍宮,內政部、海軍部皆在此區,還有大小皇宮、瑪德蓮教堂等。
第9區
第10區
此區內也以住家居多,區內有北站及東站兩大火車站,此區治安較差,常有游客受到扒手之害;在此中小型酒店甚多,是有名的紅燈區,此區也有劇院、教堂、醫院。
第11區
此區是一般巴黎平民居住的區,有共和大道及伏爾泰大道經過該區,教堂居多。
第12區
第13區
又稱“戈博蘭區”(Gobelins)。此區稱為唐人街,是巴黎最多華人聚居謀生的地區,由于該區在近十多年來的大力發展,使得高樓林立,街道寬闊;以意大利廣場為中心,呈星狀放射出六條大道,此地華人大部分為東南亞華人,巴黎士多、陳氏商場是華人購買東方物品的好去處。此地的華人餐館甚多,各種美食應有盡有;潮州城大酒樓每當星期五至星期日晚餐,皆有樂隊伴奏的歌舞節目,價格適中。
第14區
又稱“天文臺區”(l’observatoireetenfin)。此區位于巴黎南部,區內有大學城、蒙蘇喜公園、天文臺、醫院、教堂、專科學校、骷髏穴及蒙帕那斯墳地;丁香園咖啡館、及圓頂咖啡館物美價廉的海鮮大餐。
第15區
又稱“沃吉哈赫區”(Vaugirard)。此區位于巴黎西南部,在塞納-馬恩省河中有座自由女神像,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是以此座為雛型放大制造而成送給美國,代表法國與美國的友好象征,區內有座蒙帕那斯辦公大樓,此大樓是巴黎市區內最高的大樓;頂樓有咖啡館,可一面品嘗美味的咖啡,一面欣賞巴黎市區景色;與第14區交界有蒙帕那斯火車站,交通便利,是住宅區及商業區。
第16區
第17區
位于巴黎西北邊,此區北部屬于住宅區,南部則為商業區。居住在此區的老年人、富商較多,是巴黎最安靜的區之一,也被巴黎人稱為小巴黎的富人區。
第18區
第19區
此區位于巴黎的東北邊,此區華人聚居較多,但規模較第13區為小,亦稱為小唐人街,是巴黎第二大的華人聚居區,是典型的平民區。區內有維葉特科學園區,秀蒙丘公園及圣馬丹運河。
第20區
此區以住宅居多,假日最佳去處是卑樂維樂公園及星期六和星期日才有的跳蚤市場。
巴黎地理環境
編輯巴黎位置境域
巴黎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千米,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圣路易)。大巴黎都會區,即法蘭西島,包括分布在巴黎城墻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圣但尼省。小巴黎則是巴黎市區。小巴黎面積約為105.4平方千米,大巴黎都會區面積約為12000平方千米。
巴黎地形地貌
巴黎南靠中央高原,東至洛林高原,北鄰阿登高地,西到阿莫里坎丘陵,巴黎處在巴黎盆地的中央,地勢低平,平均海拔約為178米。
巴黎氣候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高溫(°C)
| 6.9
| 8.2
| 11.8
| 14.7
| 19.0
| 21.8
| 24.4
| 24.6
| 20.8
| 15.8
| 10.4
| 7.8
|
平均低溫(°C)
| 2.5
| 2.8
| 5.1
| 6.8
| 10.5
| 13.3
| 15.5
| 15.4
| 12.5
| 9.2
| 5.3
| 3.6
|
降水量(mm)
| 54
| 44
| 49
| 53
| 65
| 55
| 63
| 43
| 55
| 60
| 52
| 59
|
日照時數(小時)
| 62
| 80
| 122
| 147
| 203
| 189
| 211
| 229
| 159
| 114
| 69
| 46
|
巴黎水文
塞納河是巴黎主要的河流,該河流全長776.6千米,包括支流在內的流域總面積為78700平方千米,其排水網絡的運輸量占巴黎境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
[8]
巴黎自然資源
編輯巴黎水資源
塞納河對于巴黎沿岸的居民來說是重要的水源。大型電站,無論熱電站還是核電站,都從河內抽取冷卻水。巴黎周圍地區的用水,包括工業和居民用水,有大約一半都取自塞納河,在盧昂和勒哈佛爾之間這一地區的用水,有四分之三也取自塞納河。
[9]
巴黎植物資源
巴黎動物資源
巴黎礦藏資源
巴黎人口民族
編輯巴黎人口
巴黎民族
根據2016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居住在巴黎的居民中有20%是外來移民,20歲以下的居民中有41.3%至少有一位雙親是外來移民。在18歲以下的居民中,12.1%是馬格里布人、9.9%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4.0%則有南歐的血統。35%的法蘭西島居民,大約有400萬人不是外來移民(17%)就是雙親中至少有一位是外來移民(18%)。
[6]
巴黎政治
編輯巴黎經濟
編輯巴黎綜述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城市北部諸郊區主要為制造業區。最發達的制造業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藥、食品等。產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專事生產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印刷出版業集中在拉丁區和雷米街。大巴黎都會區電影生產量占法國電影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三。巴黎還集中了法國多數大型集團公司和金融機構。
[6]
巴黎第一產業
巴黎的農業非常發達,所以巴黎的農業生產率很高,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等。葡萄酒產量居歐洲首位。其次是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等。農業食品加工業是巴黎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農業產值約占全市總產值的22%。
[9]
巴黎第二產業
法國的工業和制造業也相當發達,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等方面具有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和建筑為其工業的三大支柱。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制造、造船、機械制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筑業等。工業產值約占全市總產值的68%。
[9]
巴黎第三產業
巴黎社會事業
編輯巴黎醫療
巴黎的社會保險制度始建于1945年,現已發展得較為完善,每年各類醫療衛生與社會保障的總支出約為6000億歐元,資金主要來源于雇員和雇主交納的社會分攤額以及對工資外收入征收的普通社會稅金,保障范圍涵蓋退休金、養老金、醫療保險費、家庭津貼、待業金、殘疾人補助等。由于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政府財政逐漸不堪重負,多次進行退休制度改革和醫療保險改革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11]
巴黎教育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占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體育
巴黎著名體育運動隊包括職業足球隊巴黎圣日耳曼足球會、職業籃球隊(Paris-LevalloisBasket)與職業橄欖球隊法蘭西斯隊(StadeFran?ais)。法蘭西體育場(StadedeFrance)位于法國巴黎市郊的圣丹尼,可容納8萬名觀眾。法蘭西體育場是為1998年世界杯足球賽而興建的,并曾作為1998年世界杯決賽舉行場地。法蘭西體育場也是一個多種用途的大型運動場地,也可以提供橄欖球與田徑比賽來使用。法國國家橄欖球隊、法國國家足球隊與六國錦標賽都在這個運動場進行比賽。除了職業足球隊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樂部外,巴黎還擁有巴黎足球俱樂部、紅星足球俱樂部、RCF巴黎隊與法蘭西斯巴黎隊(StadeFran?aisParis)等業余足球隊。巴黎圣日耳曼在90年代中期曾經是一支強隊,近年來有下滑的趨勢。朗拿甸奴在加盟巴塞羅那隊之前就效力于該隊。2007年該隊成績達到低谷,甚至面臨著歷史上第一次降級的危險。
截至2017年,巴黎在職業橄欖球聯盟Top14擁有兩支隊伍,分別是法蘭西斯隊與RacingMétro92。巴黎分別在1900年和1924年兩度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也在1938年與1998年兩度成功舉辦世界杯足球賽,2007年世界杯橄欖球賽也在巴黎舉行。2006年歐洲聯賽冠軍杯決賽也在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舉行,冠軍是西班牙足球勁旅巴塞羅那足球會。
環法自由車賽是公路自由車運動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自由車大賽,終點站也設置在巴黎。從1975年開始,環法自由車賽的終點都是在凱旋門。網球在巴黎與法國也相當盛行,法國網球公開賽是四大滿貫賽之一,也是唯一一個紅土大滿貫賽事。法國網球公開賽每年六月份左右都在布洛涅森林附近的羅蘭·加洛斯球場舉行。
巴黎生態

莫奈-日出(6張)
1981年,巴黎市內有285塊公共綠地,總面積大約有355公頃,不算布洛涅和萬塞那森林的1850公頃,也不算裝飾性綠化小景、墓地和道路兩旁綠化。
從1981年到1999年,市區兩級政府經過極其艱難的努力,使公共綠地面積增加了140公頃,總面積升至496公頃,加上布洛涅和萬塞那的森林面積,綠化面積為22.3%,人均綠地面積為13.94平方米。在增加綠地中有市級大公園、區級公園和社區公園和廣場綠地,以及塞納河、運河邊的公園和綠地。巴黎的綠地如今還在以每年大約100公頃的速度繼續增長。
巴黎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對城市的寶貴自然財產——樹木進行有效保護的城市。“樹木報告”記載了巴黎為保護樹木所作出的決定和行動。例如,巴黎通過地方法規,鼓勵保護公共綠地和私人綠地;與土地開發商簽訂協議,保護建筑工地的樹木;為了便于管理,巴黎已經為城市的每一棵樹木建立了檔案和辨認卡片。同時,城市的園林技術專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綜合性生物保護控制計劃”,為的是提高植物的抗污染和病蟲害的能力,提高生物的多樣性,達到植物衛生的平衡。如今城市已經很少使用殺蟲劑,而是通過投放瓢行生物防治;土壤透氣性也是靠增加蚯蚓數量來提高。
巴黎的社區有公園397個,總面積358萬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有將近20個公園,人均社區公園面積1.67平方米。第12區有公園最多,有24個;公園最少的是第2區,只有3個。最小的公園是Pihet—Beslay公園,也在第2區,只有92平方米;第19區的LaVilette公園最大,有3.5萬平方米。不僅如此,在城市總長350千米的大街和林蔭道兩旁,共栽種樹木10多萬棵。
[10]
巴黎交通運輸
編輯巴黎綜述
巴黎是全球最繁忙的交通樞紐之一,巴黎共有兩座國際機場,分別是位于巴黎東北方的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AeroportinternationalCharlesdeGaulle)以及南方的奧利機場(AeroportdeParis-Orly)。巴黎地鐵是巴黎市內交通的主力軍,共有14條主線、2條支線,地鐵站遍布市內,其中最新建成的14號線非常現代化,是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的線路。公交線路有五十余條。連接市區與法蘭西島其他地區的交通由大區快鐵(ReseauExpressRegional,RER)負責,共有5條線路(A-E),它們亦貫穿巴黎市內。
[13]
巴黎公路
法國擁有眾多的公共交通系統。RATP(巴黎公共交通聯合機構)負責巴黎大區省際公共交通、地鐵、2條城市交通線、省際鐵路線、一條巴士線、一條有軌電車線和一條自動輕軌線VAL,同時為奧利機場服務。省際交通分為5個區域:1圈到2圈服務于巴黎中心,3到5圈服務于郊區。為了搭乘公共交通,每個乘客必須有一張只能單程用的蓋戳車票,可以用于地鐵、RER和巴士。
特別服務
RATP提供1到5天的旅客通票。
MOBILIS提供在一天之內在任何地方搭乘任何交通工具(RATP、SNCF和Optile)的通票。
1到2區5歐元一天,1到8區17.95歐元一天
巴黎參觀卡(ParisVisitePass)
游覽巴黎和巴黎大區lle-de-France的通票。您可以選擇在1,2,3,5天內無限次地乘坐巴黎地鐵,巴黎大區鐵路網的列車和大巴黎地區的公共汽車,凡爾賽(Versailles)、巴黎迪斯尼樂園、奧利機場(Orly)和戴高樂機場也包括在內。
價格:1到3區每天8.35歐元,1到8區23.60歐元
地鐵(metro)
特殊優惠:巴黎地鐵對于4歲以下兒童免費,4-10歲半價。巴黎地鐵是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沒有去過巴黎的人很難想象地鐵究竟有多方便。可以說,巴黎任何一點,以500米作為半徑劃一個圓,那么這個圓里一定會有一個地鐵站。服務于巴黎城區和近郊的地鐵有16條線,380個站,并與RER和SNCF交通線相連。首發車5:30,末班車24:30,有一兩個地鐵站在晚八點以后關閉。在所有地鐵站服務臺都可以看到地鐵路線示意圖。自2010年7月以來的最新票價:一張1.70歐元十張優惠價12歐元。只用于單程的地鐵票以一張或十張的方式出售。整個巴黎范圍內,包括巴黎市區和近郊區的地鐵以及RER票不隨行程長短而變化。也就是說,你的一張票在檢票進站之后可以任意轉車(只要不出站)。
地鐵轉車標志是黃色的CORRESPONDANCE,地鐵的出口標志為SORTIE。
大區和省際鐵路線(RER)
巴黎大區RERIledeFrance:五條鐵路線(A、B、C、D和新線E-EOLE)在早上5點半至中午12點半之間從巴黎市區到大區IledeFrance運行。車票除了在巴黎市區內以外與地鐵、巴士票不同。RER在遠郊區(巴黎市區近郊區之外)以及SNCF,Transilien票價隨行程長短而變化。
有軌電車(Tramway)
均位于近郊區,運行著三條線路:T1線從GaredeNoisy-le-SecRER站通往Asnieres-Gennevilliers-LesCourtilles;T2線從PortedeVersailles-ParcdesExpositions通往LaDefense。T3線從PontduCarigliano到Ported’Ivry。
公共汽車(Bus)
共有304條公交路線布滿了整個巴黎以及近郊地區,運行于早上7點到晚上8點半。在巴黎和近郊,一張車票只能用于一輛巴士或Tram上,除了以下路線:在奧利機場巴士Orlybus(5.50歐元),戴高樂機場巴士Roissybus(10歐元),巴黎夜班車Noctambus(2.40歐元)線上有專有的換乘車。在分成三條弧形線路的公交線上,一張車票可用于某整條弧形線路。
巴黎鐵路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客運鐵路中轉站,其中巴黎市區內共有七個火車站:
此外,一些經過巴黎的TGV列車則停靠于巴黎郊區的火車站,主要包括馬西TGV站、馬恩拉瓦萊站和戴高樂機場站。
巴黎航空
巴黎近郊有兩個國際機場:一是位于巴黎以北約25千米的戴高樂機場(CharlesdeGaulle,通稱Roissy),另一個是位于巴黎以南14千米的奧里機場(Orly)。國際航線大部分由戴高樂機場起降,而國內航線、近距離航線及廉價航空公司的航班則通常使用奧里機場。
[13]
1、國際航空公司一般在戴高樂1號機場。
2、東方航空公司一般在戴高樂2號機場。
巴黎歷史文化
編輯巴黎地方特產
編輯法國大蝸牛Escargot:一種可食用蝸牛。該菜一般是用蒜和黃油為佐料。由于蝸牛是帶殼的,所以上菜時有專門的叉子用來將肉取出。
法式雜碎Sweetbreads:該菜一般是先把牛肉用原湯用中文火微煮,然后將肉切成片,裹上面粉,然后再微煎。微煎時一般加入檸檬和腌制過的刺山果花蕾。
[10]
巴黎風景名勝
編輯巴黎的主要景點有:
盧浮宮(Louvre)

盧浮宮(40張)
埃菲爾鐵塔(LatourEiffel)

埃菲爾鐵塔(8張)
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國大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征方案里,選中了橋梁工程師埃菲爾(G·Eiffel,1832-1923)的設計:一座象征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
巴黎圣母院建成于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巴黎圣母院》中將其稱作“石頭交響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已經有兩百年歷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筑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筑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教堂形體方正,儀態莊嚴。正面朝西分三層,高69米,底層并排三座桃形大門洞,左為圣母門,右為圣安娜門,中為最后的審判。門上布滿了雕飾,描述圣經的故事。門卷上是長條壁龕,放置著古猶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
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O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筑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構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架,都體現了這種動感。
凱旋門(ArcdeTriomphe)

凱旋門(4張)
拱門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于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史。面向香榭麗舍大道一面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拱門上方四壁的浮雕是慶祝拿破侖凱旋歸來的情景,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
1920年在門洞下建立了“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滅的火焰。
除此之外,巴黎還有一座小凱旋門,即卡魯塞爾凱旋門。它位于盧浮宮博物館對面,是為慶祝拿破侖·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建造。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拱門上方布滿了紀念拿破侖皇帝戰績的淡浮雕。門的頂端擺放了四匹從意大利圣馬可教堂搬來的鍍金奔馬,原物已于815年歸還給了意大利。
凡爾賽宮(Versailles)

凡爾賽宮(15張)
巴黎歌劇院(ParisOperaHouse)
巴黎歌劇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正歌劇的劇院。歌劇院面積將近11000平方米,可以容納2000多名觀眾,每年都會上演許多經典名劇。歌劇院由加尼埃設計,建造于1862年至1875年之間,幾乎集合了拿破侖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筑式樣,歌劇院正外立面布滿了大量的裝飾物,都是典型的拿破侖三世時期作品。歌劇院還包括芭蕾舞學校和一座圖書館。
[19]
巴黎城市榮譽
編輯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國際大都市,重慶還缺幾味藥?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2. 廣深雙雙躋身世界一線城市,GaWC發布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3. 巴黎簡介:世界十大名城之一 獲贊歐洲時尚之都 .搜狐大視野[引用日期2016-06-11]
- 4. 法國巴黎正式退出申辦2025年世博會:出于財政考慮 .網易[引用日期2018-01-21]
- 5. 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 - Paris Aéroport .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引用日期2017-12-20]
- 6. 法國首都巴黎簡介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6-06-11]
- 7. Paris Climate .Archive[引用日期2018-02-20]
- 8. Paris Statistiques .Insee[引用日期2018-02-20]
- 9. Paris Economy .GlobalpropertyGuide[引用日期2018-02-20]
- 10. City of Pari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18-02-20]
- 11. Paris .Francetvinfo[引用日期2018-02-20]
- 12. 洛杉磯2028年將主辦奧運會 2024年舉辦權歸巴黎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8-01]
- 13. 巴黎交通介紹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6-06-11]
- 14. 盧浮宮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15. 艾菲爾鐵塔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16. 巴黎圣母院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17. 凱旋門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18. 凡爾賽宮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19. 巴黎歌劇院 .騰訊大楚網[引用日期2016-07-14]
- 20. 2018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中國9個城市進入TOP50(榜單) .佛山在線[引用日期2018-10-19]
- 21. 世界城市排名權威發布:北京首進四強深圳成世界一線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