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工作座談會議于七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襄樊市長虹大酒店舉行。我省有17個分會、專委會、編輯部的主任委員和秘書長(秘書)以及武漢、宜昌、仙桃等7個地方學會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學會副理事長蔡汝元主持,襄樊市建委黨委書記、主任、市土木建筑工程學會理事長陳東靈和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朱新民到會并致歡迎詞。會議內容主要是交流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安排下半年學會工作;研討如何發揮學會在推動創新發展活動中的作用。會上,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光碧對學會上半年的工作從七個方面進行了小結,并就下半年的工作打算,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作了進一步的強調。指出學會換屆是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要認真做好各項準備,保證換屆工作的順利完成。武漢市、襄樊、宜昌市代表地方學會發言,分別介紹了各地學會在創新發展活動中的經驗和具體作法。暖通空調、地源熱泵、太陽能建筑應用專委會也介紹了今年上半年開展各種活動的情況。通過交流,反映上半年以來,各地方學會、專委會、分會都能根據各自的特點,圍繞當前的中心工作,開展科技創新、技術咨詢、學術交流、專業培訓等活動,為推動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撐。學會副秘書長李立新對學會換屆相關事宜作了進一步說明,并要求屆滿到期還沒換屆的機構抓緊做好換屆工作,爭取在學會換屆之前全部完成。
會議期間,組織與會代表到谷城縣參觀了五山鎮堰河新村抗震節能建筑示范工程。堰河新村原是地處谷城西北部一個經濟較落后的山村,近幾年,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華中科技大學以科技作支撐,依靠當地自身的努力改變了落后面貌。在新農村建設中,結合地方優勢,以茶葉和農業觀光為龍頭,改變傳統觀念,發展生態經濟,由過去的臟、亂、差,改變為自覺講衛生、實行垃圾分類、綜合利用、發展沼氣。在房屋建設中,華科大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給予具體指導,加強抗震技術,提高房屋的抗震等級,特別是在建筑節能方面依靠當地資源作了大量的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榜樣和示范。參觀后,大家感到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是大有可為的。太陽能建筑應用專委會主任袁旭東教授向村書記表示,愿意為堰河新村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
這次會議得到襄樊市建委、科協及土木建筑工程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襄樊市建委陳東靈主任和王定文副主任親自到會安排接待,市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武軍為會議的順利召開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安排與會人員參觀了古隆中、米公祠、夫人城和襄陽古城墻等文物遺跡,凸顯出襄樊文化深厚底蘊,諸葛亮、孟浩然、米芾、宋玉、劉秀等歷史名人,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的美譽。同時,還參觀了西門橋廣場、仿古一條街、護城河、文薈園以及漢江兩岸的風光,襄樊雖然歷史久遠,但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展示在我們眼前,我們為之振奮。大家感到:這次會議時間雖不長,但收獲不少,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