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炎熱著稱的湖北省武漢市與以嚴寒聞名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近日“聯手”成為了第六屆全國中、高等院校學生“斯維爾杯”建筑信息模型 BIM 應用技能大賽總決賽的南、北賽場。該項賽事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深圳市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承辦,住房城鄉建設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支持。本屆大賽匯集了317所高校320個代表隊的1500多名學子參加。經過大賽的洗禮,年輕的參賽選手也終將成為BIM時代的弄潮兒。
打開推進建設工程信息化窗口
談起BIM,在工程建設領域已不再陌生。經過近些年的發展,BIM這一前沿技術已經為行業所接受和推崇,越來越多的重大工程項目被要求使用BIM技術。最近廣東省深圳市頒發文件,要求至2017年,實現在政府負責的工程項目建設和管理中全面開展BIM應用。在此背景下,BIM的人才培養與使用就顯得尤為迫切。已經連續舉辦了6屆的BIM大賽,正是推廣這一前沿技術的良好平臺,也是在建筑類院校進行教育教學方式改革的嘗試。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王鳳君在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一直致力于推進建筑類院校工程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大賽給廣大師生提供一個BIM學習與應用、改革與創新的平臺,打開了一扇推進建設工程信息化的窗口,同時也打開了高校培養的人才通過往建筑業職場的窗口。
王鳳君認為,當前建筑業與互聯網融合的信息化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極大地促進了綠色建筑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和建筑業轉型升級,并對整個行業的管理、運行模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秘書長王子牛表示,當前,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互聯網時代,信息化與產業融合發展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ヂ摼W 服務業就是一種創新發展模式,對工程建設傳統經營模式將會產生極大影響。在這樣的形勢下,組織由中、高等院校學生參加的BIM應用技能大賽,讓學生們增長知識、增強技能、學以致用,成為符合實際需要的后備人才就顯得特別重要。在賽場,從參賽學生每一張青春自信的臉上,人們看到了BIM技術應用和發展的希望。
構建培養選拔高素質人才平臺
“通過大賽,我們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為我們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痹贐IM比賽結束后進行的用人單位與學生雙選交流會上,來自黑龍江工業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大三學生張繼宏告訴記者。他的隊友——該校工程監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徐文博認為,“經歷一次大賽,會使我們學會如何運用知識,也促進心智成長?!苯涍^幾年的發展,參賽學生已不再把獲獎拿名次當作參賽的目標,更多的是通過大賽來鍛煉自己、檢驗自己。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營造與房地產系主任孫成雙認為,通過這樣的大賽,一方面可以讓未出校門的學生對行業有更深的認識,彌補在校實踐機會的缺失。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參與大賽,也能讓專業老師認識到教學中的不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參賽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今年的試題內容又結合往屆情況進行了改進。北方賽區主任評委、天津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尹貽林介紹,今年的試題庫中將一些準確率低、似是而非的題目去掉了,使題目更加客觀,學生解答起來更加清晰。當然,他也提出,以后在試題的繼續改進方面,會向主觀題目方向努力,但主觀題目評判標準的確定難度大,需要多方面努力。
當然,大賽對于獲獎學生來說,會有更多的感觸。??迫芤坏泉劔@得者——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WE隊隊員何穎輝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大賽,加強了實踐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的能力。目前也已經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了,獲獎會對其真正就業增加很大的砝碼。其指導老師陳丹認為,“大賽項目跟教學內容基本一致,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同時,多專業多學科協同運用,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及互助的精神有很大幫助”。
培植創業創新的土壤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边@是今年讓年輕人振奮的8個字。這次BIM大賽,也同樣立足于促進年輕學子的創業創新。
在形式上,除了繼續南北兩個賽區、同步自動評分等環節的再完善外,在大賽期間的教育交流論壇上,也側重了BIM人才創新的培養?!癇IM的應用效益”、“BIM人才能力分析與培養實踐”、“高校BIM教育的體系化實踐”等議題都受到與會者的關注。
深圳市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彭明告訴記者:“今年斯維爾公司推出了‘大學生創業之星計劃’,為那些有夢想、想創業的優秀學子提供幫助?!彼J為,創業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適合創業的人需要專門的培訓,需要多方面的幫助。斯維爾公司希望能跟有興趣的學校合作,建立一套機制,調動學校老師及學生的積極性,為優秀、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支持?!拔覀儗⒈M快建立創業之星‘基地’,也鼓勵通過大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進行扶持?!?o:p>
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王鳳君有他的理解。他認為,通過BIM大賽就是要探索高校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行動。大賽試圖運用基于學生行動為導向的世界主流的教育思想作為指導,采用教、學、做合一的大賽形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不斷創新大賽模式,從而引導高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探索工程教育創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培養出創業、創新人才,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現成為可能。
通過大賽,人們也看到了相關院校的努力。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彭遠奎介紹,該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創業創新。一方面,學校通過資金支持和課程立項,積極推進創新創業理論課程體系建設,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通過開設創業家講壇、科技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積極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鼓勵大家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