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6日,筆者從巢湖槐林風電有限公司了解到,安徽省合肥市首座風電場——巢湖觀湖風電場66臺風電機組一年發電超過一億千瓦時。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巢湖觀湖風電場一期項目已發電8277萬千瓦時,上網電量8080萬千瓦時,創造產值4928.8萬元,節省煤資源2.961萬噸;巢湖觀湖風電場二期項目于2014年8月陸續并網發電,已發電1800多萬千瓦時。
據了解,作為合肥風能發電試水之作,該項目填補了合肥地區風力發電的空白,為新能源利用增添了新的活力。整個觀湖風電場年發電量可達兩億千瓦時,將有效緩解環巢湖地區日益增長的用電負荷壓力。
一期、二期項目發電效果良好
風能發電場項目具有無燃料、無輻射、無空氣污染等諸多優點,相對柴油發電和火力發電優勢明顯,可作為長期能源利用。風力發電建設周期比較短,很快就能投入發電,發揮效益。
遠景能源巢湖觀湖風電場位于巢湖南岸丘陵地區,根據測風塔80米高度連續數月實測數據得知,此處平均風速為5.4米/秒,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在安徽省屬于上游水平,分布集中,具有一定的經濟開發價值,適宜建設“山地風電場”。
巢湖觀湖風電場一期項目位于槐林鎮境內的山坡上,主要由東西分布的三座平行的山脈組成,三座山脈基本為南北走向。風電場平均高程在59米 198米之間。風電場風機主要依靠山脊走勢呈南北布置。2012年10月底,該項目在槐林鎮啟動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裝機容量49.5兆瓦,安裝33臺單機容量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對應33臺高大的風車,配套建設33臺箱式變壓器;該項目還在當地的國有巢南林場里,同期建設一座110千伏升壓變電站及3回35千伏集電線路。巢湖觀湖風電場二期項目總裝機容量49.5兆瓦,共有33臺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與前期不同的是,二期項目邊建設、邊投產,部分吊裝成功的風機已陸續并網發電。
風電并網為當地提供清潔能源
槐林風電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先生介紹,風電場并網發電,減少了燃煤所造成的多種有害氣體的排放。
巢湖觀湖風電場屬于并網型風電場。該風電場一期、二期項目每臺風力發電機輸出690伏交流電壓,經過風機下配套建設的箱式變壓器將電壓升高到35千伏,再通過風電場3回35千伏集電線路匯集到110千伏升壓站。該風電場項目裝機容量全經過110千伏升壓變電站送出,以1回長度約為6公里的110千伏架空線路,就近接入槐林鎮境內現有的110千伏槐光變電站,由此接入國家電力系統完成并網,與其它電能一起進入千家萬戶,為當地提供清潔能源。
雖然先天條件不是最好,但是安徽發展風電也有自身的優勢。風能發電和火電相比具有不穩定性,風電項目的發展并網難,有些地區的電網對于風電采取“限購”政策,發出來的風電并不能達到100%利用率。目前安徽并未有任何限購措施,發出的電力能夠全部被并入電網使用。
來源:中國建設報